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记安徽省小麦专家胡承霖

发布时间:2011-03-21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摘要:胡承霖的耐心,在农民中出名了。有十多年,他每个月都到广播电台做"现场指导"。不仅安徽,连邻近江苏、河南的农民都排队打电话到直播间,求解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82岁的胡承霖把头斜抵在长途公共汽车的窗沿,微闭双眼打盹。

车身一震,停下了。

"胡老,猜猜到哪个站了?"同行的记者故意问他。

"不用猜。蒙城啊!"他头也不抬地答道。

自省城合肥到皖北麦区涡阳县的这条路,300多公里。胡承霖跑了不下百次,以至在睡梦中也知车到哪里了。

车下的路经历了从坎坷土路、柏油路、再到高速公路的沧桑巨变;胡承霖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了耄耋之年。小时候受够了挨饿之苦的胡承霖,20岁时正赶上新中国成立,有幸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他在日记中写道:"要立志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点事""以科技服务农民作我的报国之路"。

这条路,一走就是60年!

古稀之年立下"军令状"

精壮劳力大量外流,大片田块撂荒或"望天收";原本就薄弱的农技站"线断人散",新技术找不到"落点";乡村干部抓粮"调子高"、见效难,粮食单产多年徘徊不前。眼见着农村这种令人揪心的现状,2005年,已从安徽农大教授岗位退休十年的胡承霖,再也坐不住了。春节前,他顾不得置年货、走亲戚,连续十多天熬到深夜,给安徽省有关领导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50余年工作生涯中,深切体会到农业工作任重道远。当前党和政府把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振兴安徽农业,我要勇担其责。"信后,附着一篇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核心内容是以"四大关键技术"彻底逆转粮食生产的习惯性低效做法,真正实现"科学增粮"。

信寄出后,胡承霖几晚没合眼。后来他说,那封信,像给自己立了一道"军令状"!

省领导掂出了这封信的分量。很快,粮食高产攻关计划成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胡承霖被聘为专家组副组长。

冷言冷语也呼呼地刮了过来。"老胡疯了?大把年纪,纸上谈兵就能增产几十亿斤?""项目肯定有大笔经费,还不是为了多搞点钱呗。"

胡承霖没用一句话回应。

他知道,用20多年汗水泡出来的"四大关键技术"经得起考验。

长期蹲田头、扎地尾,胡承霖归纳了阻碍皖北粮区生产的四大陋习,又分别创造出作为破解之道的四项集成新技术:针对导致小麦"早衰" 的"一炮轰"式施肥方法,他创出"氮肥后移"等集束新技术;针对密集播种的老毛病,他创出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的科学播种新法;针对稻茬麦地"湿害"" 草害"交加情况,他创出综合病虫害防治法;针对皖北小麦品种混乱、格局不科学现状,他提出扭转品种布局的新招。

胡承霖曾举着麦穗对记者说:"每根穗上,只需增加一粒麦子,亩产就能增30斤。"而要增加一粒,又何其难!为了这四大关键技术,他在凤阳县等地开展的20年科研,记录几十万项数据的纸片可以装一卡车。

"把教授气磨干净"

随时下乡,背上挎包拔腿就走是这位老教授长年养成的习惯。地头上查看麦种生根情况,他变戏法似的从挎包中掏出一把小铲就挖。经他同意,记者翻看了他的黑色挎包,发现除小铲外,包里放的"几大件"是笔记本和材料,毛巾,茶杯,电话簿。磨得卷边损角的电话簿里,工整地记着400多个农家电话号码。

胡承霖说这个挎包是他的"百宝囊",下乡时离不了。

如今的皖北村村寨寨,已很少有农民把这个戴老花镜的"泥教授"当外人了。小麦生长期里,苗情如火,他常常是一挤出熙熙攘攘的长途汽车站,就直奔田头,裤脚一卷就下地,在田埂上跟农民唠到天黑。

他记不清"学生"有几万人了。常常在田头举着个大喇叭,对着黑压压的人群"喊课",一直喊到嗓子失了声。

也记不清连续多少个春节被老伴埋怨了。几乎每年正月初三、初四,连当地农民还"猫"在坑上过冬,他就下到皖北麦田了。

胡承霖听得懂、讲得出许多种拗口、难懂的皖北方言。并非他有特殊语言天赋,长年累月同皖北农民拉家常,话农事,当地方言自然也就"耳熟能详"。

让他头疼的是,农民有农民的质朴,农民也自有农民特有的固执。固守传统使他们对新技术的排斥像"针尖对麦芒"。

2007年初,胡承霖到怀远县荆芡乡涡南村搞高产田示范,给农民讲解科学播种的好处。他要求村民把播种量从每亩40多斤减到18斤。

村民孙敦明心里打鼓。"穿皮鞋的教授比祖辈泥腿子更会种田?""说得天花乱坠,你们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收少了怨谁?"

孙敦明认为教授是在"瞎指挥"。因此白天播了18斤麦种,夜里又偷偷溜回地里,补播了17斤种子。"俺村头有句古话叫'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宁愿多下种,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哇。"

相关阅读: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