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从推车卖菜到蔬菜经纪人

发布时间:2011-09-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  从1978年开始,惠东梁化镇的公路上,逐渐行走着一批渴望改善生活的菜贩,这些菜贩走到今天,演变成63个蔬菜销售经纪队伍。而梁化镇的李子平和李雅伦父子,卖菜有方,是乡镇“蔬菜经纪人”中的“明星”。

  你爸是干嘛的?大多数人不会愿意说“我爸是卖菜的”。但对惠州市惠东梁化镇21岁青年李雅伦来说,他很骄傲“我爸就是卖菜的”。

  从1978年开始,惠东梁化镇的公路上,逐渐行走着一批渴望改善生活的菜贩,这些菜贩走到今天,演变成63个蔬菜销售经纪队伍。而梁化镇的李子平和李雅伦父子,卖菜有方,是乡镇“蔬菜经纪人”中的“明星”。

  这些“蔬菜经纪人”,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精明头脑发家致富,也促成梁化成为惠州最大供港蔬菜乡镇。

  “菜农二代”21岁青年玩现实版开心农场

  带上小狗阿黄,巡视自己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农场,看什么菜成熟了就采摘,卖掉换取钱币再种植……相对于那些大半夜爬起来摘菜的网友,21岁青年李雅伦比较幸运,因为他“玩”上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9月6日早上8点多,坐落在惠东梁化镇街区的惠东县伦信农业有限公司(下称伦信农业)饭堂开餐,李雅伦在饭堂吃完炒米线后,开一辆丰田越野车去蔬菜基地看员工收菜。

  9月初秋,正是大量豆角、茄子、南瓜等菜上市季节。待李雅伦到基地,半夜已经起床的广西横县籍农民工班少良和王小丽夫妇,已收几大筐豆角。

  上午11点,大卡车开到田头,李雅伦指挥众人将豆角和其他菜装车。中午12点,满载豆角的大卡车朝惠州方向出发,班少良和王小丽夫妇,以及众多广西籍菜农,回田头边上的临时宿舍开饭。

  李雅伦随菜农去到基地饭堂一起吃午饭,虽然他现在不用自己亲自下地耕种,但购买种子、施肥、浇水等种植环节的问题,他还得去为菜农跑腿。

  席间班少良说辣椒再不收就烂掉了。这段时间,湛江辣椒受天气影响,产期和惠东辣椒重叠,收购价跌至两三毛钱一斤,伦信农业的300亩辣椒,销售面临巨大压力。

  听了班少良的诉苦后,李雅伦赶紧致电公司在惠州华隆平价商场农超对接的平价蔬菜档口,叫销售人员以低于市场价2毛左右的价格,进行销售。

  虽然辣椒的市场批发价降到了2毛一斤,但李雅伦还是答应给班少良6毛钱一斤的保护价。

  父亲创业史“要挣得多,就要比别人走得远”

  李雅伦能在21岁就玩得起现实版“开心农场”,源于他父亲李子平15岁开始的骑自行车卖菜。

  1979年,对于15岁少年李子平而言,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辍学在家照料病父两年的他,没能挽回父亲病逝的结果。

  由于两个哥哥已经成家,15岁少年李子平分到了梁化镇增幅楼村两亩多菜地、一间半瓦房。作为幺儿的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赡养视力模糊的母亲郑娥。

  15岁少年李子平,在未成年的情况下,开始了和他母亲种菜卖菜维生的生活。

  在挑菜到附近街镇卖菜几个月之后,李子平发现,比他挣得多的人,往往卖得比他更远。他就此获得启发,要比别人挣得多,就要比别人走得远。

  和母亲郑娥商量过后,郑娥将卖掉两头猪所得600多元钱的六分之一,给了李子平。李子平随后拿着100多元钱,买来一辆28寸自行车,在车尾加挂两个大箩筐。

  从此,从惠东梁化田间地头到惠州市区菜市的40公里沙石路面上,多了一个车载200斤蔬菜,骑行5小时到惠州市区卖菜的梁化人。

  如此起早贪黑种菜卖菜7年之后,积攒了几万元钱的李子平发现,家乡门前逐渐多了湖南四川等地牌照的车辆,这些车辆要么运人要么运货前往深圳和东莞。

  1986年,看多了外省籍车辆车来车往的李子平顿悟,“改革开放真的改变了世道”。更让他惊奇的是,和他一起卖菜的年长农民,竟有人不再骑车去惠州市区,而是在自行车的车头上挂个“有菜卖”的牌子,停在马路边等人收购。

  看多了港片的村人,自嘲他们这是在干“蔬菜经纪人”。李子平照葫芦画瓢,也在自行车车头上挂起了“有菜卖”的牌子。一些从湖南运猪往广东的车子,在返回原籍地时,逐渐加大收购梁化蔬菜量。

  母亲理财经“大户”人家闺女善持家

  1988年,24岁的李子平有了几万块,还娶了同村“大户”人家的女儿曾秋花。曾秋花家被称“大户”的原因,是因为她家在那个年代,有个香港亲戚。

  娶了“大户”人家闺女的李子平,也想过用他身上的几万块钱修个新房,但“大户”人家的闺女却叫他“等有更多钱再建”。

  除了种菜卖菜样样来得之外,李子平发现曾秋花有个特别的本领,那就是脑子比较活络,她建议丈夫将蔬菜卖到湖南车运猪的目的地,深圳和东莞。

  李子平言听计从,开始雇车将菜载往深圳东莞贩卖。随后,曾秋花和李子平进行分工,曾秋花负责去田间地头收购蔬菜,李子平负责运去深圳东莞。

  1992年,有了三个小孩之后的李子平和曾秋花夫妇,盖了个二层洋房。当年28岁的李子平,在贩菜至东莞石碣和深圳布吉期间,认识了几个香港菜贩,开始了最初的蔬菜供港生涯。

  到了2003年,三个香港客户欠下李子平100多万元货款,跑了。虽马失前蹄,但做了多年蔬菜供港的李子平,仍看好香港市场。这一年,他为规避风险,跑到香港挂靠港人公司,租了个属于自己的6平方米左右的店面,自己收购、销售蔬菜一条龙。

  从卖菜回到种菜游说农民“为农民种菜”

  在打通直销香港的渠道后,李子平发现自己在梁化收购来的蔬菜,已经难以满足他在香港蔬菜零售市场的扩张,而且部分农民种的菜质量不过关,良莠不齐。

  2005年,李子平租了800亩地,决定做回菜农,“认真种菜”直供香港。

  广西横县籍农民工班少良和王小丽,说起打工经历自称悲催。夫妇俩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广西农村到达珠三角,但打工来打工去,最后还是打到了惠东县一个小镇梁化的田地里。因为两人发现自己的唯一“特长”,就是种菜。

  2005年,李子平跑去游说班少良,“你种的菜,我帮你卖,给你保护价。”李子平所谓的保护价,以一斤小白菜为例,他会在批发价超过3元一斤的时候,给班少良3元的封顶价,但在批发价跌破6毛钱一斤的时候,给他6毛钱一斤的保本价。

  随后在李子平“我也是农民”的感召下,农民工班少良终于肯为自称农民的李子平种菜。保护价让班少良在屡受天气影响的蔬菜种植行业,尝到了甜头,在价格高涨的时候李子平给班少良的菜价不会过低,在菜价跌破成本价的时候,李子平保证班少良还有盈利。平均一年下来,班少良夫妇收入6万元左右,比起单家独户自种自卖好很多。

  2008年,李子平注册资本100万元,成立伦信农业有限公司,同期还成立了由农户组成的惠东长隆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个发展至今已有117名农民加入的合作社,现在由他的儿子李雅伦,进行现实版“开心农场”式管理。

  2010年,李子平的公司销售收入9093万元,利润375万元,公司旗下的合作社带动6950户农户发展种植业,促进农户增收2849万元,户均增收4100元。

  观察

  “经纪人”发财 菜农也得益

  9月6日黄昏,比李子平长一岁的梁化农民邹金兰,手推一车玉米秆停在自家两层高的洋房前,她说“发财就像中彩票”,李子平发财是“命好”。不过她也不讳言,李子平们发了财,也给像她这样的个体菜农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据官方数据,2010年梁化镇的蔬菜种植面积达9.6万多亩,总产量16.6万吨,产值3.8亿元,被认定为省级蔬菜专业镇,成为惠州供港蔬菜最多的乡镇。

  虽然不是所有贩菜的梁化人都发达了,但众多当年和李子平一样贩菜的梁化农民,还是演变成了今天的63个蔬菜销售经纪队伍,并衍生出一批抱团规避种植业风险的专业合作社。

  邹金兰说,自己当年也骑自行车去惠州市区卖菜,现在之所以没有加入合作社,是因为自己种多少都是自己的。李子平所推行的走“合作社”抱团抗风险,与邹金兰自种自卖单打独斗,目前在梁化蔬菜种植业状况各半。

  作为传统行业的梁化蔬菜种植,在李子平等农业企业的带动下获得长足发展,是不争事实。邹金兰称,虽然她没有加入合作社,但李子平的公司,也会按市场价收购她的蔬菜。蔬菜种植业的扩张,还加速了梁化镇的农村土地流转。邹金兰家共有10亩地,她和丈夫耕种7亩,另外3亩租给别人,一年下来她家收入7万多元。

  “蔬菜经纪人”不仅为本地及外来的农民创造了更多机会,甚至还为大学生创造了就业岗位。2010年7月,李子平的公司,来了第一名本科毕业生李峰博。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峰博的家乡远在新疆,她说自己愿到梁化的农业企业工作,主要是看好农业的未来。

  李峰博认为,在众多地方急切向工业化发展的时候,梁化人自觉选择坚守农业,难能可贵。她还认为,梁化有众多类似于自己效力的农业企业,体现了珠三角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变化。

  今年已经做了公司办公室主任的李峰博,想在企业进一步壮大之后,去招一些自己华农大的同门师弟师妹。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周皓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