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河南济源:一水护田将绿绕 惠农利民送福来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新农网
摘要:8月24日,记者走进济源市河口村水库,只见一泓碧水静若处子,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水库边游玩。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副主任张年琴告诉记者,河口村水库总投资27.75亿元。工程建成后可为项目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1.27亿立方米,灌溉用水1.03亿立方米。 据悉,济源市88%

  8月24日,记者走进济源市河口村水库,只见一泓碧水静若处子,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水库边游玩。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副主任张年琴告诉记者,河口村水库总投资27.75亿元。工程建成后可为项目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1.27亿立方米,灌溉用水1.03亿立方米。

  据悉,济源市88%的面积属于山区和丘陵,年均降水量较低,属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大规模发展。

  “以前,不少镇村的农业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而如今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成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收致富的可靠保证。”该市水利局局长刘根胜如是说。

  2005年以来,济源市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3+1”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开展,3500余项大小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遍布城乡,据介绍,济源市为了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大建设投资力度,从2005年到2015年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9亿元。

  这些水利工程投入运行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克井镇枣庙村利用新修的水利工程种植冬凌草达3680余亩,除了部分卖给中药厂之外,他们还开发出原叶茶、清炒茶、袋泡茶等10余个品种,带动全村300余农户种“草”致富,该村还因此被评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基地之一。长期关注冬凌草产业发展的该市农业局农经站站长赵兴华说:“枣庙村现在已经形成种茶、采茶、炒茶、包装、销售一条龙,该村与冬凌草产业相关的收入已从2006年的2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00多万元。”

  以农村饮水改造工程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基础上,济源市大力实施农村饮水改造工程,彻底解决部分村因管网老化、水源变迁、工程配套不到位等引起的饮水问题。同时采取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修建集中供水工程、严格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等措施,让所有农村群众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大峪镇董岭村76岁的杨乾升激动地告诉记者:“以前俺村吃水困难,现在,我们也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了。党和政府为山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呀!”

  有了水利工程保证,王屋镇柏木洼村大力发展蔬菜制种业,“目前,这里已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十字花科制种基地,农民亩收入好的达万元以上。”该镇水利站站长常礼战说。记者站在一个山头上,可以看到四周山上都是蓄水池,密密麻麻的水管线游走在山岭中。

  济源市突出抓好水源地工程、河道治理、灌区干渠复修、水库塘坝清淤加固和井电配套、渠系延伸等工程,不断扩大灌溉面积,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0年来,新建、复修大小各类农田水利工程3500余项,新增蓄水211.08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6.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6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1.42万亩,解决饮水受益人口达41.8万人次,极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梨林镇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600余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萧庄、永太等村季节性水质不合格问题,受益范围包括萧庄、永太等16个行政村和梨林镇镇区,受益人口2万多人。

  王屋镇竹泉村在村口的逢石河连续三年实施筑坝造地工程,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垒砌浆砌石方3万余立方米,修建顺河坝2700余米,项目建成后,不但该段河道防洪标准提高为30年一遇,还保护耕地200余亩,为该村发展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年增收1200余万元。村民余引娣就在家门口的君源农场上班,她说:“就是因为有了好的基础环境,人家企业才来投资,俺们是家里农活、农场工作两不误。”

  玉泉街道北水屯居委会后,清澈的泉水冲击水车吱呀呀地转动着,整洁的街道随即映入眼帘。村委书记牛顺知介绍,北水屯居委会利用自翻泉水技术,供全村居民日常用水及农作浇灌。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以来,居委会修建大棚280座,温室大棚15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600亩,集采摘、劳动体验及观光为一体。同时,居内大街小巷墙体改造、绿化及亮化工程全面推进,高标准建成了小游园、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北水屯居委会蔬菜种植得到飞速发展,现已建成蔬菜大棚480座。2013年,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比去年增加8%,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

  济源市大峪镇大奎岭村村民宋文忠告诉记者,依靠小浪底和西霞院两个大水库,仅该村就年产商品鱼3000多吨,每年户均有10万元进账。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