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发布时间:2015-12-09  来源:大河网
摘要:又是一年好收成!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13.42亿斤,实现连续12年增产。
  本报讯 (记者陈茁 卢松)又是一年好收成!12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13.42亿斤,实现连续12年增产。

  经济新常态下,全省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是全力把河南拼上去的生动实践,更是河南为国家大局做出的新贡献。来之不易的成绩,既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农业生产画上圆满句号,又为“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达1154.46亿斤,今年比上年增加58.96亿斤,增产幅度为5.11%。其中,夏粮总产量达702.36亿斤,比上年增产5.2%,是2007年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年份;秋粮总产量为511.06亿斤,比上年增产5.01%。

  旱能浇、涝能排,我省已建设完善的4339万亩高标准粮田,大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十二连增”立下汗马功劳。今年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内,夏粮平均亩产比规划区高15.3%;秋粮平均亩产比规划区高15.2%。

  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成为撬动全省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力量。全省建成的1030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站,让农民种粮过程中不管碰到啥问题,抬腿就能找到农技人员请教。

  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今年粮食生产的一大亮点。他们善于利用“高精尖”农机和先进生产技 术,实现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在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两架植保无人机今年大显身手,给1万多亩农田喷洒一遍农药,只需三四个劳动力 一周时间就能完成。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折转型关键期,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介绍,我省将持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继续发挥优势、打好王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11

  “十二连增”话期盼

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编者按

   1213.42亿斤,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为河南经济发展再增一抹耀眼的亮色,为“十二五”时期农业生产画上圆满句号。这一数字展示了中原儿 女的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国粮仓”的王牌实力。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省粮食生产实现高点爬坡,高位护盘,不仅为守住国家口粮供给的 安全底线作出了贡献,也为全省经济企稳向好、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欣喜和自豪之余,我们还应该看到,资源和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依然凸显…… 来之不易的“十二连增”,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充足的粮食资源,更是粮食生产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思考。为此,记者分头走访了农业专家、产粮大县相关负责人、农民 合作社、种粮大户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对农业发展的新想法、新期盼。

  转方式促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卢松“打好粮食生产‘王牌’,巩固粮食生产‘优势’,农业部门同志任重道远。”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发展正在经历革故鼎新的蜕变,我省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阶段。

  新世纪以来,我省粮食产量画出一条优美的“十二连增”攀升曲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和代价。当前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

  “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如果继续走拼生态、拼环境、粗放式经营老路,必然难以为继,已经到了不得不‘踩刹车’的关键节点。”12月7 日,朱孟洲接受采访时说,我省要紧紧抓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鲜明的主线,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具有中原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 路。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系统将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以农业“三大工程”为抓手,以完善“五大体系”为保障,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纷纷“回流”田间地头,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推动我省农业现 代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通过各种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培育10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级农业职 业经理人,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既要粮满仓,又要“腰包”鼓。我省将集中力量抓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成6369万亩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实现良田良 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工程和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开发农业多种功 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提高生产积极 性。

  此外,我省将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层农技推广、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综合执法”五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壮”了多收粮

  本报记者党文民实习生魏宇麒“我省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增长,成绩可喜,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背后有对资源、土壤的消耗以及生态的付出。”12 月7日,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著名土壤专家张玉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希望能更加重视提高土壤质量,维护土壤健康,实现藏粮于 地。”

  众所周知,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但是,我国耕地土壤长期处于“过劳”状态、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合理耕 作,也给土壤带来一些健康“隐患”。“这些隐患包括耕作层变薄、犁底层加厚变硬、有机质相对下降、微生物区系和养分失衡等。”张玉亭说,由于施肥过量还引 起土壤对化肥依赖成瘾,土壤酸化、板结,土传病害加重等问题,进而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土壤的演变,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具有潜隐性和突然爆发性,一旦恶化,就具有不可逆性,治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张玉亭说,加强土壤保育与修复,对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都十分重要。

  如何让土壤更健康?张玉亭开出了几剂药方:采用先进耕作技术,在不破坏土层的前提下实现深耕,打破犁底层,加厚耕作层;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推广生物肥,补充有机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实现施肥的个性化设计、专业化服务。

  “对于培肥地力、维护土壤健康,我省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比如信阳地区冬季推广种植的紫云英,被称为‘绿肥’,富含氮、磷、钾、硒等元素,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美化环境、促进粮食和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玉亭说。

  根据测算,我省每年约产生7000万吨可收集的秸秆,这些让农民、市民都十分头疼的秸秆,其实也是改良土壤的宝贝。“利用堆肥的方法把秸秆变 成肥料,可以减少30%左右的化肥用量,并且能有效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张玉亭说,把传统的秸秆堆肥的好做法推广开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政策上的扶 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此外,我省利用以秸秆为主的农业废弃物做基料,年产食用菌近470万吨,产值超过220亿元,废弃的基料还可以再用于堆肥,是 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在土地健康的前提下,还希望我们的环境更美好、食品更安全、农民更富裕。”张玉亭笑着说。



  种田打好“绿色”牌

  本报记者杜君“今年收成非常好,玉米平均亩产1400斤左右。”12月7日,西平县三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建超说,“可惜收购价太低,最低每斤只有0.74元、最高也不到1元钱,存点粮赌赌后市。”

  丰收不增收,面对同样问题,临颍县少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没实力留后手,“粮食不出手,如何向老乡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合作社理事长李少强表示。

  事实上,经过多年持续提高粮食价格,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价格倒挂产生了“封顶效应”。与此同时,国内农业生产要素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起,尤其是长时间持续高强度开发,生态环境约束和资源条件约束更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道“紧箍咒”。

  “我感觉,种粮的前途还得靠绿色。”李少强说,以合作社今年试验深松深耕的2000亩农田为例,玉米生长期天气炎热,遭遇旱情,这些绿色模式耕作的农田集水保墒,防涝抗旱,玉米不但长势好,每亩平均还能增产10%左右。

  “如今,老乡们亲眼见到绿色种粮的好处,积极性很高。明年我准备免费大面积推广。”李少强算了一笔账,深耕深松平均每亩增加成本二三十元,但能增产50公斤左右,每流转托管1000亩农田,就能增收四五万元。

  孙建超也有自己的“绿色算盘”:拉长种田的绿色产业链。“一面加大秸秆还田,一面多买几台秸秆打捆机。”孙建超说,秸秆还田能增肥增产5%至10%;秸秆回收变废为宝,一吨能卖100多元,周边的电厂、化肥厂都抢着要。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产增效,永城市百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曹庆伟更有“新想法”:今年秋收前,国家在永城现场测产推广玉米大豆带状生态型复合种植技术,“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豆,明年我就准备比葫芦画瓢!”曹庆伟笑着说。

  “先前没出路,现在有了门路”,几位合作社理事长都表示,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资金,一方面希望国家能把更多的种粮补贴补给真正种粮的新型职业 农民,一方面希望加快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要是也能‘换钱’,绿色农业发展就更不愁啦。”曹庆伟的话道出广大粮农的心声。

  搭乘智慧农业快车

  本报记者高长岭

  未来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担忧。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将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新的契机。

  杜卫远,商水县舒庄乡发达高产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个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杜卫远的合作社流转土地3700亩,托管土地1.4万 亩,购买深松机、收割机等大、中、小型机械20部(台),建设大型粮仓3座,发展社员460户,还成立了机防队、机收队。杜卫远所托管的土地都种植小麦原 种,社员每斤小麦比市场价高出0.15元,亩均增收160元。

  最近两年,物联网技术平台的运用,让杜卫远的农业生产实现了由土到洋的华丽嬗变。省农科院在杜卫远托管的农田里建设了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系统, 通过设置在农田里的各种感知终端,可实时监测温度、墒情等情况。12月7日,杜卫远告诉记者,现在想了解墒情,不用再下地挖土了,坐在家里看看手机就行。 田里有了病害,还能通过田里的摄像头远程请教专家。

  杜卫远说,搭乘智慧农业快车,今后种地将不再是脏累差的工作,而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舒服,收益也会不断提高,体面高端的“新农人”职业一定会受到追捧。

  谈起对未来农业的期盼和展望,杜卫远快人快语,“要说期盼很简单,就三句话:一盼解决农民贷款难,二盼粮价恢复到从前,三盼补贴秸秆防污染。”

  杜卫远的合作社日常流动资金600多万元,粮食收购季节需要1500多万元,而今年他只以私人身份贷款50万元,这对合作社来说杯水车薪。期盼政府和金融机构真正把政策性资金、贴息贷款、无息贷款发放到急需的农户和合作社手中。

  今年秋天玉米丰收,但随之而来的低迷价格让农民伤透了心。往年种粮食还能挣钱,今年虽说没怎么赔钱,但也没有赚钱。“没赚钱,就等于瞎忙了一年。”杜卫远说,真心盼望政府多施援手,让粮价早日挺上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田秸秆处理是个大难题,听说有地方政府补贴农民30元,补贴合作社30元,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从根子上解决

  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希望咱省也能有所探索和推广。”杜卫远说。

  融资贷款不“卡壳”

  本报记者卢松

  鹤壁农民唐全合,是“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目前,老唐共流转田地1000多亩、托管9000多亩,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10万人吃一年。

  今年老唐经营的一万多亩地块玉米再获丰收,亩均产量达到860公斤。但与往年相比,粮价下跌三成左右,好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凉了丰收的喜 悦。“收获早的玉米,以每斤0.89元的价格卖了100多万斤。家里还存有40多万斤,价格太低舍不得卖,等等再说。”12月8日,老唐无奈地说。

  院内挂满了玉米棒子,今年麦收后刚启用的一栋仓库内,也堆满了玉米,看着家里还没出手的玉米,老唐满面愁容。这些天,他在心中谋划着明年的发 展方向。老唐说:“流转土地种粮风险太大,恶劣天气、粮食降价、地租上涨等因素,都会挤压利润空间。好年景时落到兜里没几个钱,遇到不好的年份,就赔的 ‘伤筋动骨’。”

  这两年几家种业公司在鹤壁大规模流转土地,搞种子试验田,建育种基地,把每亩土地流转价格提升到1400元,给老唐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么高 的价格,靠种粮根本不划算。”老唐今年计划不再流转土地,利用家里的农机、烘干机、植保机等农机设备,扩大土地托管面积,为种粮大户和农民提供全套种粮服 务。

  “明年准备再建一座仓库,收购托管农户的粮食,用烘干机烘干后集中存放。”老唐解释说,这样既能防止农民存放不当、导致粮食发霉变质。也有应对市场波动的回旋余地,能减少损失。

  说起对种粮的期盼,老唐希望国家出台更多好政策,帮忙解决资金的难题。“现在最头疼的事就是融资。”老唐说,打算购置些大型农机,扩大土地种植规模,但很难贷到款。以前鹤壁市开过银企对接会,想让银行贷点款给合作社,谈得倒是挺顺利,最后还是卡在抵押物上,不了了之。

  不仅老唐,很多种粮大户反映,贷款难依然是发展的瓶颈。“中央提出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希望能尽快推进有关政策落地,让更多的项目、资金向种粮大户倾斜,让我们种粮少点儿后顾之忧。”老唐满脸期盼地说。

  藏粮于技增产有方

  本报记者张海涛

  张文明是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农民,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流转经营土地1000多亩。

  “今年俺种的玉米最高亩产达到980公斤,又创了个新纪录。”12月8日,张文明自豪地说。

  近年来,延津县和省农科院开展了院县共建活动,张文明的农田是活动基地之一。在省农科院专家和县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他选用了高产优质玉米 品种,提高玉米种植密度,降低氮肥使用量,增加有机肥,后期采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式,实现了抗倒伏的目标,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想高产,离开农业科技可不行。”张文明感慨,过去种田不讲科学,这样高的产量想也不敢想,一亩能收个四五百公斤就不错了。

  记者从延津县农业局了解到,2015年全县粮食生产总面积141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36.2公斤,玉米种植面积46万亩,平均单产达到646.7公斤,连续多年实现稳产增产。

  延津县农业局局长李占先介绍,近年来全县不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依托全县12个区域农业技术服务站,开展 零距离技术指导服务,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技术棚架问题。

  记者看到,各区域站配备了农技服务车,农民将技术指导需求反馈到区域站,农技服务车不到半小时就会赶到现场,解决他们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新的信息化手段也让农民有了更多接触农业科技的途径,延津县构建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平台,农民随时随地就能找到专家进行咨询。

  “延津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正在打造‘中国第一麦’品牌,必须进一步凸显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延津县副县长罗鹏说。

  今后,延津将继续加大农技推广力度,让优质高产良种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氮肥后移、精量播种”配套技术,玉米“增密晚收、分次施肥”配套技术等实用增产技术到田到户,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