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该如何理解取消玉米临储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华尔街日报
摘要:长达九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这意味着,被扭曲的农产品市场将来会回归以价格反映供需基本面的正轨,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临时收储政策始自2007年,初衷是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然而,2011

 

  长达九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这意味着,被扭曲的农产品市场将来会回归以价格反映供需基本面的正轨,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临时收储政策始自2007年,初衷是鼓励主产区玉米种植,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然而,2011年之后,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跳水,而中国玉米收储价格却逐年提升,这让国内库存不断堆积,玉米出现严重供给过剩。

  玉米整个产业链明显扭曲,且怪相丛生,市场效力大幅降低。这显然不符合推进市场化经济改革的原则,收储现状有悖于政策的初衷。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上个月表示,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至此,玉米收储取消保护价被认为是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

  业内人士认为,在玉米取消临储政策之后,下一步改革很可能会聚焦于小麦、稻谷。

  国金证券分析师钟凯峰认为,“价补分离”是政策改革的方向,也是此次政策改革的核心要义所在。改革之后,价格将重新具有反映供需实际情况的意义,起到资源配置、推动生产效率提升,进而从远期推动我国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供给严重过剩库存居高不下

  受收储政策助推,中国从2014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为3712万公顷。15/16年度玉米产量刷新历史新高,达2.246亿吨。

  从出口国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主产国,但近年来出口量极少,甚至由于内外玉米价格严重倒挂,虽然国内库存高居不下,但仍出现进口,且数量小幅增加。

  从全球库存来看,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截止2015年年底,全球库存数量为2.06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为21.34%,连续四年稳步增加。其中,超过一半的库存在中国,中国是全球主要产销国中库存消费比最大的国家,即去库存压力最大的国家。

  但消费端落后于供给端。自2007年开始,中国玉米已实现供需自给自足状态。玉米出现严重供给过剩。海通证券分析师高上介绍:

  玉米淀粉行业产能急剧扩张,下游消费增长缓慢。玉米淀粉在2001年产量为500万吨,2011年就已突破2000万吨,近年来产量更是持续处于高位。与玉米淀粉加工产能急剧扩张对比明显的是,下游消费短期却增长缓慢,致使玉米淀粉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长期位于盈亏平衡点附近,短期困境难转变。

  淀粉糖替代量持续增长,未来弹性空间有限。由于目前淀粉糖和白砂糖的价差不断扩大,淀粉糖的消费替代性有望继续增长。以较大的终端消费饮料企业可口可乐为例,其饮料配方75%淀粉糖、25%白砂糖更改为95%淀粉糖、5%白砂糖,相信随着价差的继续扩大,替代量仍有望继续增加,但可能增长的弹性将有所缩小,继续增长的空间有限。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