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新疆伊吾县:产业培育 政策扶持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6-05-09  来源:新农网
摘要:近年来,伊吾县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围绕“一

 

  近年来,伊吾县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构建产业发展体系,围绕“一乡一品”培育产业,在主打农副产品深加工全覆盖上做足文章,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把握政策优势精准发力脱贫

  (一)在生产模式选择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只有明确产业、培育产业、提升产业、聚焦产业,才能使贫困户早日脱贫。多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工程。目前在淖毛湖区域建成了全疆最大的哈密瓜基地,前山乡、盐池镇已形成有机牛羊养殖、食用菌种植,吐葫芦乡蔬菜、苹果种植,下马崖乡红枣种植,苇子峡乡万亩野山杏,山南开发区葡萄和牲畜育肥的种养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的“一乡一品”产业体系,为农牧民持续脱贫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淖毛湖镇为例,上世纪90年代以前,淖毛湖农民以“种粮为糊口,养鸡换油盐”的传统生活,农民收入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自1993年以来,县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淖毛湖推广晚熟哈密瓜种植,通过制定补贴政策、耐心宣传教育、集体带头引领、规范种子市场、逐步推广节水技术、建设销售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现在淖毛湖镇区域已成为新疆最大的晚熟哈密瓜基地,2015年淖毛湖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0元,成为伊吾县最富裕的乡镇。

  (二)在种植管理方式上,加快对全县农业种植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做到精细化种植、精准化管理,大条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灌溉、统一采收,在种植源头上防止病害的发生,支持鼓励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帮助大家提升种植水平,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公共服务。

  (三)在惠农政策支持上,为加快农牧民增收的步伐,县委政府在广泛征求乡镇、农牧民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强农惠农政策6大类33条,并每年修订完善和充实了强农富农政策内容,近年来县级财政平均每年拿出资金3500余万元,扶持引导哈密瓜、现代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预计可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1305元。

  在涉农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乡镇、村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农业保险服务,在贫困乡镇开展财政支持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试点,加大贫困乡镇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实施发放的惠农政策主要有哈密瓜模式化种植补贴、病虫害综合防治、残膜加工补贴、食用菌合作社惠农补贴、深翻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2011年发放惠农资金213万元,2012年发放惠农资金395万元,2013年发放惠农资金548万元,2014年发放惠农资金1257万元,2015年发放惠农资金633万元,“十二五”期间农业累计补贴资金3047万余元。

  (四)在产业扶贫措施上,加强贫困乡镇牧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的培育,鼓励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好龙头企业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加快商标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做精产品,做强品牌;为了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培育农村电商等“互联网+”新业态,借力“伊吾县郑州新疆农产品交易中心”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特色农产品外销体系,通过每年的产品展示销售活动,将哈密乃至新疆的农产品直接打入中原,走向内地,为入驻的涉农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助力增收

  为了将农产品产业链全覆盖,我县招商引进农林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进程。引进喀尔里克畜牧开发公司组建盐池北牧合作社,依托西部乡镇优势畜牧业资源,开展现代畜牧养殖、畜产品深加工、食用菌现代化种植、矿泉水、“巾帼”馕工厂化生产等产业,带动前山、盐池、吐葫芦等以畜牧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引进冰雪果业公司组建神农高效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哈密瓜酒生产、红枣加工等产业,带动淖毛湖镇、淖毛湖开发区、淖毛湖农场、苇子峡、下马崖乡等以农业为特点的哈密瓜、红枣产业加工全覆盖,目前哈密瓜酒已投入生产,年产出6000吨酒,可收购残次哈密瓜6万吨,带动全县瓜农每亩增收600元;引进东疆杏业公司加工野山杏系列产品,带动苇子峡、吐葫芦、下马崖等杏产业深加工全覆盖;引进天佑饲料、顺和粮贸公司加工颗粒饲料,带动全县饲草精细化加工,解决饲草短缺的问题。至此,全县所有主打农畜产品实现深加工全覆盖。

  2015年这些企业招收当地帮扶贫困农牧民230名,占该企业职工总数的70%以上。真正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和“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企双赢”的脱贫致富新格局。

  三、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致富技能

  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结合“科技之冬”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重点结合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开展以哈密瓜、大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十二五期间,共计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100余场(次),直接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发放农业技术等各类资料26800余份(册),共计使用培训资金250万元。

  通过历届多年持续在扶贫工作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的乡镇在“十一五”末实现了整体脱贫,农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5亿元,年均增长6%。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6亿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770元增加到2015年15173元,人均收入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长21.3%。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