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甘肃定西市陇西县依托食用菌产业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新农网
摘要:六月的陇西大地,无论是一马平川的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还是四面环山的权家湾乡焦家湾村,随处可见掩映在绿色中的食用菌生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采蘑菇的村姑追逐嬉戏,充满丰收喜悦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散,成为夏日里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陇西县着眼资源特

  六月的陇西大地,无论是一马平川的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还是四面环山的权家湾乡焦家湾村,随处可见掩映在绿色中的食用菌生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采蘑菇的村姑追逐嬉戏,充满丰收喜悦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散,成为夏日里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陇西县着眼资源特点、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发展壮大中药材、草畜、马铃薯、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导产业,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不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和规模化发展速度,激发了产业富民的内生动力。特别是2015年,该县抢抓脱贫攻坚和引洮工程建成通水的有利机遇,在深入调研、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引进投资3.5亿元的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暨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入驻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家咀设施农业示范园,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利用1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率先在云田镇安家咀村和菜子镇牟河村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建成食用菌菌棚62座,带动158户贫困户发展香菇种植。同时,引进甘肃融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通安驿菌菜示范园,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玉米秸秆,建成了200座以上的双孢菇生产大棚基地。食用菌基地的建成投产和大型相关企业的引进,助推全县食用菌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今年以来,该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制定《陇西县2016年食用菌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同时,按照“市场主导、企业带动、部门服务、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工作要求和“兴办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带动一批农户”的原则,依托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融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产业链,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大力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以香菇、双孢菇和平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持续增加农户收入。该县在食用菌产业培育上,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政府强力推动。为确保全县食用菌产业有序发展,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陇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在县农牧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推动工作。同时,县农牧局也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食用菌产业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行政推动组、技术指导组及项目整合组等3个工作组,全面负责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组织推动和规划落实等工作。在各方面的强力推动下,先后投入扶贫资金8000多万元,在巩昌、权家湾等8个乡镇各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1处,建成香菇生产大棚450座,直接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已开工建设181座,棚体外骨架建成153座,菌架安装成功31座,装入菌棒29座,在主产区建成2000吨蔬菜气调库6座。融通公司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10月份可投入运营。

  科学规划设计。该县严把棚型选择、基地选址和基地建设关,科学进行规划设计,为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棚型选择上,制定了《出菇棚建造企业准入办法》,确定全国有实力的7家食用菌出菇棚建造专业企业在安家咀设施农业示范园内建立了食用菌样板棚,综合各企业棚型的优缺点与报价,经过严格的现场评比筛选,最终选定了一种适宜于陇西生产香菇的大棚建设标准,为全县实现“统一技术指导”奠定了基础。基地选址上,根据食用菌生产所需条件,充分考虑海拔、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特点,选择水源和电力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县上明确要求文峰、云田、通安驿、马河4镇要优先选择在示范区内建设基地,其余乡镇要优先选择在贫困村内建设基地。基地建设上,各基地组建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作为基地发展的主体,与确定的菌棚准建企业签订建设合同,保证菌棚建设质量。并充分发挥县食用菌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按照建棚标准和技术要求,严把基地大棚建设前、中、后三个关口,保证大棚建设质量和菇农生产效益。要求菌棒供应前,由乡镇、合作社、企业签订三方服务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保障三方利益。

  技术指导到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加强食用菌生产技术队伍建设提升全县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了全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时印发各乡镇和菇农,普及推广食用菌生产技术。采取“1+3”技术指导模式,在每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农技中心、乡镇和基地合作社各选派技术人员负责日常技术指导,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同时,组建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进行食用菌菌种培养和生产技术研究,在全县不同区域选择了5个基地,在每个基地确定了2座出菇棚作为试验棚,从棚体建设、设备安装、菌棒摆放、温湿度调控、出菇管理、产出效益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测,认真总结分析,不断完善全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组织农技中心菌菜专家在各乡镇食用菌基地举办现场培训班,对乡镇技术人员和菇农进行技术再培训,并充分发挥陇西农牧微信平台、陇西农牧信息网等现代信息传媒途径,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提升全县食用菌生产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167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和菇农1.4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带动增收明显。以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用菌企业,将安家咀设施农业示范园作为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谋划、主动参与,找准园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先后探索出了“企业基地带动型、公司发展带动型、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增收型”等多种模式。一是“四统一”模式。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与公司签订协议后,按照统一建棚标准、统一菌棒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定价收购的要求管理运营,菌棒采购上按“付六垫四”(即合作社先支付60%菌棒采购款,剩余部分待公司回收产品时,从货款中扣除)的比例分付,公司对基地所产的食用菌进行统一收购,并保证菌棒或发酵料达到一定产量和产值。二是自由模式。企业仅向合作社(农户)提供菌棒或发酵料,合作社(农户)自主选择销售模式,在企业保障菌棒或发酵料供应(数量、质量和产值)的基础上与企业协商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自由选择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管理运营模式。三是“5312”带动模式。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即每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投入食用菌基地建设,由3户贫困户联合承包1个食用菌生产大棚,户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通过示范带动,逐年扩大基地规模,带动周边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争资源的“五不争”朝阳产业。该县扶贫办主任栾国泰告诉记者,陇西在继续抓好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从事食用菌加工、流通、贸易的龙头企业来陇西兴办实体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完善食用菌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向食品、营养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的开发延伸,培育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规模化企业和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品牌,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