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贫困户脱贫

发布时间:2016-10-19  来源:新农网
摘要:一、红花岗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活动发生在以农村为主的地域以内,以淳朴自然的乡村自然环境、农田景色、农家生活、劳动生产如种田、打鱼、编制手工艺品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活动和浓郁的乡土性村落建筑等乡土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分类和设计,辅以系统的

  一、红花岗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活动发生在以农村为主的地域以内,以淳朴自然的乡村自然环境、农田景色、农家生活、劳动生产如种田、打鱼、编制手工艺品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节庆活动和浓郁的乡土性村落建筑等乡土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分类和设计,辅以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开发,为来自城市地区的游客提供包括放松心情、体验生活等感受农村特色的综合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休闲自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自然观光发生了碰撞产生了新的生命——乡村旅游产业应运而生,很好地完善和补充、以及推进了农村产业发展,成为了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中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既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以观光农业产业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红花岗区地处遵义市中心城区,是遵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发达,从贵遵公路到贵阳仅需1.5小时,从遵崇公路到重庆只要2.5小时,从“十二五“以来,全区按照“红色旅游主线化、乡村旅游特色化、结构调整规范化、旅游景点精品化”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作为遵义红色旅游的支撑产业,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内容。目前,红花岗区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红色旅游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郊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了贫困地区农业人口的从一产向三产有效转移。随着旅游环境的改善,乡村旅游因此成为21世纪一大特色旅游而备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旅游在悄无声息中走到我们身边。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以重庆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外向型乡村避暑度假旅游。我区具有丰富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通过多年努力,休闲观光农业已初具规模。据调查统计,2015年,全区成规模比较规范的休闲农庄、农家乐共46家,实现转移农村劳力1591人,带动农户进入休闲农业开发3031户。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型的乡村旅游已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其中2016年全区立足于扶贫攻坚示范点项目实施,全面推进了我区乡村旅游精品点打造。

  1、中国海龙(土司)生态农业园项目

  中国海龙(土司)生态农业园项目位于红花岗区海龙镇温泉村下桥组108号,由遵义应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中国海龙(土司)农业生态园项目为红花岗区重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重点扶贫项目,是红花岗区2015年招商引资的生态农业观光重点项目,于2015年12月12日正式启动实施,项目规划建设期限为5年,项目规划总投资为5亿元。项目涉及海龙镇温泉、贡米两村,规划面积1093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核心区流转土地1500亩,打造休闲、观光、游乐区和贡米种植区。主要建设内容为:在核心园区中修建占地20亩的生态樱花停车场一个;建智能观光生态种植大棚15000平米;园区入院大门景观打造;建五色花溪区景观一个,花卉种植区500亩;园区配套游乐设施区建设及沿线河道景观带打造;土司园36步天梯等土司文化集中展示区组成。园区的主题为:“天下土司、多彩田园”,此主题定位具有包容、延展、民本、生态之特点,是土司生态园的一个贴切形象。它汇聚了土司时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区域生态布局的纯美与自然。项目以获得世界遗产称号的海龙囤土司文化为重点,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各地的土司制度历史及其文化遗韵以经典元素展呈的方式,在生态园区内一一展现。具体内容是以土司文化为线索,贡米生产、特色蔬菜和新稀水果栽种为产业核心、农业科普为辅助,湿地公园为休闲平台,果蔬粮油冷链物流加工中心为产业保障的一、二、三产互动互融的生态农业园。为使项目区生态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渠道,在西侧山地上特别规划了标准化果蔬及粮油冷链物流加工中心,解决园区农产品的深加工、冷鲜储藏和物流运输。

  “天下土司传奇、美丽田园大观”,土司园建成后,景区内景色怡人、花果飘香、风情浪漫的蓬勃生态景象,将成为全省全市人民群众观花聚会、亲子户外体验教育、农事体验观光、团体拓展训练的重要场所。

  该项目在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已经提供500多人就业岗位,解决当地贫困家庭就业难问题,特别为贫困家庭提供了200人的就业岗位,占总就业人数的40%。据初步估计,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将给周边村民每年创造5000万元左右的就业经济收益。整体项目建成后,预计直接和间接带动15000人实行就业,使海龙镇GDP增长2亿元以上,极大的改变目前西部片区经济滞后的面貌。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有363户、992人受益,其中土地受益179户、716人,园区农户就业159户、220人,餐饮服务业受益25户、56人。

  2、金川农旅一体化项目

  金川农旅一体化项目(黔北生态镇)位于金鼎山山脚处,是2014年在原牛蹄古镇基础上破土动工修建的特色生态镇,以旅游业为主体,搭配众多特色景点,提升景区品味,推行“精品游、深度游、观光游、生态游”的新思路,打造AAAA级景区。金川农旅一体化项目(黔北生态镇)集佛教文化、土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黔北独特的生态文化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占地总面积720亩。目前,整体项目有序推进,正在全力实施中,项目整体70%。佛教文化广场、民国风貌古镇建设内容:白象广场、莲花广场、佛教文化浮雕、登山台阶、公厕3座、景观式园林绿化、商业(含门面)建筑面积17020㎡、民居建筑面积13063㎡、戏楼建筑面积1471㎡、宾馆建筑面积2020㎡、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1000.6㎡、停车场16700㎡470个车位。整体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15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文化广场、还房、商业街的主体形象工程,截止2016年3月中旬完成投资12140万元,预计在2016年10月全面完工。

  湿地公园建设内容:1号湖7107.14㎡、2号湖6236.56㎡、3号湖5473.37㎡、4号湖13738.43㎡、荷花池2个分别是4266.46㎡和6351.54㎡、停车场2040㎡68个车位、公厕2座、木栈道(2m宽)3265.15m、小广场2个、风雨桥1座、攀岩基地1处,休息平台7个、自行车道(3.8m宽)10448.48m、绿化面积59830.22㎡。金牛攀岩俱乐部已落户在湿地公园。整体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形象工程,新增训练塔主体基本完成。引水工程即将开始进行,截止2016年3月中旬完成投资6030万元,预计划2016年6月完工。

  花海建设内容:种植玫瑰花103亩、人行道(2.5m)8956.6m、行车道(5m宽)5015.7m、小广场2个、休闲平台7个、公厕2座。花海以爱情为主线,建有飞凤亭(观景台)、执手亭、同心亭、相思泉、潜龙洞、风筝台、许愿树等景点。占地100亩,预计投资500万元。目前,已经种植玫瑰100亩,完成观光步道7公里、防腐木亭2座、木桥5座、沟渠5km,完成投资400万元,预计划2016年6月完工。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改善群众房屋的居住条件,助推金鼎山景区景区建设和村域经济发展,提升金鼎山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完善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村容村貌得到有效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有效促进金川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花海项目构建了“支部+公司+合作社”的扶贫模式,在党委政府支持下扩建玫瑰花产业园,以玫瑰饼和玫瑰蜜为代言产品,拉动金鼎山镇其他农副产品销售,从而实现项目区贫困户76户,贫困人口169人脱贫致富的目标。

  3、金鼎山镇“莲池·新天地”项目

  莲池·新天地项目启动于2015年3月,主要位于莲池村下庄坝村民组,项目区总面积1000余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莲池·新天地”形象定位为“西山田圃·花映莲池”,以莲池村良好的山水田园风光、生态果蔬种植为基础,挖掘本地播州古村落文化和农耕文化,梳理莲池村产业布局及大地肌理,形成“家、村落、田园”为一体的“播州田园风光”的新型农游一体会项目。突出“新环境、新产业、新景域、新生活”的“四新”理念,并实现“一心·一带·两片”的功能分区建设。“一心”是莲池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一带”是莲池产业发展带,“两片”分别是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和北部传统农业产业区。项目区内以农业产业基地为主体,搭配众多特色景观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既是莲池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又得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群体参观游览、休闲娱乐、餐饮食宿等不同需求。现已投入资金2300万元,全面完成了项目核心区景观打造,莲藕种植、花卉果蔬种植达1000亩,农户民居立面改造、环境整治、休闲广场、农商服务中心等建设,目前,整体项目有序推进,正在全力实施中,项目整体完成进度达80%。该项目预计在2016年6月全面建设完成。

  莲池村将以“莲池·新天地”项目建设为主体,走出一条“农、旅、居、娱”四位一体的脱贫攻坚发展新路。

  4、深溪镇高坊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荷风莲韵景观项目

  项目简介:高坊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于2013年由区农牧局实施,现已初具规模。该园区由荷花观赏区域800亩、莲藕种植区域800亩、经果林建设区域2000亩组成,有农旅一体化项目进驻企业4家,及景秀园林、华思贵平、悠悠谷、开心农场等项目相继入驻,流转土地1000亩,打造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建成使高坊村新华组80户、新堰组60户、团结组90户、红卫组55户得到实惠,全部进行房屋里面、周边环境改造;修建环线油路3.4千米,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整个园区,季节上用工人数达800人,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2015年末,实现高坊村21户56人脱贫,深溪村28户51人脱贫。其中荷风莲韵景观项目是该园区建设重点打造的配套景观项目,集观赏性、游玩性、休闲性为一体,从而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品味和品质。该项目主要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莲藕田周边及中央景观进行打造,总投资1100万元。建成后将会整体提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档次,提高农业观光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该园不仅有突出的经济价值,更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5、深溪镇大窝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内容:2014至2015年,总投资1803.6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基础设施:更换蔬菜基地配套设施管道2300米,完成通组公路硬化19.78千米,修建渠道1610米;二是环境改造设施:公路硬化7.9公里,安装路灯270盏;三是水利设施:渠道防渗30公里,修建泵站2座、水池3口,解决饮水困难人口980人。

  6、金海葡萄沟精品葡萄产业乡村旅游示范项目

  项目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黔北佛教文化胜地金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板水和石林石柱群,与遵义设施最完善的海龙温泉相邻,是遵义市以红色旅游为主线,集乡村生态旅游、人文旅游配套规划的西线黄金旅游区。区内自然环境优美,平均海拔890米,无工业“三废”污染,生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环境、空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光照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了集无公害水果(葡萄)、农家乐、乡村休闲文化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产业,促进了两镇乡村旅游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目前项目区已建立优质葡萄生产基地3500亩,并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葡萄产品认证;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好,产业优势大,底蕴深厚,除红色旅游、佛教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外,葡萄规范、无公害栽培的思想深入果农人心,独具地方特色的葡萄手摘园、生态观光园、乡村旅游资源建设和佛教文化旅游打造已初具规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了较好的基础。

  目前,我区一批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休闲农业项目正抓紧实施。随着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区乡村旅游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我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起步较迟,发展较慢,缺少总体规划管理方式。我区休闲观光农业之乡村旅游起步于2000年以后,主要以原始自然风景、人文资源、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为主。现以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为主的后继产业逐步形成。但城郊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农村第三产业缺乏引导和规范,现有的46家“农家乐”整体质量不高。与省内发达地区,周边等县市休闲农业相比起步较迟。主要是因为思想认识不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金缺乏、政策引导力度不大、宣传不够,休闲农业发展缓慢。定位方向不明确我区自身优势明显,但没有认识到其文化底蕴深厚,饮食文化独特,就急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只凭着满腔热情,奋力苦干,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只是做一些重复性建设、低层次开发。缺乏总体规划管理,没有找准定位目标,因此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埋没当地的潜力和市场,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使游客享受到最标准最称心的服务。

  2、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特色旅游产品也存在档次不高。据调查,全区46家“农家乐”除11家以农业产业带动外,其余35家休闲农业均以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在农业开发上深度不够,加之资金缺乏,农庄园内基础设施建设欠完善,经营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导致有自然风光欣赏却没有相应的饮食、住宿配套;有果园观光、娱乐却没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提供。目前全区休闲观光农业之乡村旅游没有一家能一次性提供300人的饮食、住宿条件,也没有一家品牌休闲农业,档次较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发展方向单一、档次低、规模小,且多数内容重叠冗杂,设备简陋,影响力不大,缺乏魅力。游客到乡村基本上只能欣赏自然风光,可供游客选择的项目过少,导致游客体验性不强。最主要的是宣传力度不够大,缺乏深层次的特色品牌效应,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口碑,抓住眼球使其印象深刻。还需利用网站、旅游杂志、车站广告牌位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

  3.服务不周、素质不高,旅游从业人员严重缺失、现有人员素质较低。我区休闲农业除20家员工经过一定的筛选、培训外,其余26家休闲农业员工80%均是高中以下文化的职工和农民工。素质参差不齐,在经营服务、开拓创新、管理上员工素质有待进一步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增强员工服务意识,适应发展需要。企业经营者多为当地农户,他们目光短浅且专业技能不高,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只顾及眼前利益,从业制度不健全,致使旅游人才队伍人才流失情况不断出现。全区现有从事乡村旅游人员中,文化水平均不高,人员的素质礼仪、基本服务技能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差,整个团队接待力水平低,所以需要真正懂得旅游的人才来经营管理。

  4、基础设施设备不足。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停车场容量不足,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及时,造成了水土污染,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此外,全区镇村的通达性差,互联互通公路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各种道路纵横交错,缺乏清楚的路标指示牌,一些个别地方缺乏修缮管理,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三、措施及建议

  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频率较高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替代性较强的旅游消费品。单纯的农家乐、度假村休闲游、果园采摘等乡村体验活动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需求,如何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成为了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红花岗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其关键还在要立足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成功的经验,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而达到推进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的目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省委常委会对遵义提出的“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以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农旅一体项目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家乐和乡村旅社为保障,大力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推进我区乡村旅游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更合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和农牧局。各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本辖区乡村旅游的领导,真正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管理和服务,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合力,实施特色发展。围绕全区脱贫攻坚示范镇、村创建,配套实施好系列创建攻坚项目,举全区之力、整合各类资金全面推进镇村“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打造、乡村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以上工作的完成,全面解决制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使之与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实施特色发展,强化宣传营销生态旅游环境优美的景区是游客追求向往的大好风光。红花岗区要尽量维护宝贵资源的原样,充分体现人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把该地明媚秀丽的风貌表露出来,强调红花岗乡村天然无雕琢,真实淳朴,环保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同时利用高端科技各类媒介,精心策划宣传口号、宣传广告和一系列促销活动,不断营造宣传的“卖点”。灵巧活用旅游的宣传方式,推广特色旅游品牌,提高旅游项目美誉度。

  (三)大力招商引资,制定高端旅游规模。积极鼓励投资者采取多种形式引资、集资、合资兴办休闲农业项目,特别是新概念下的新农旅一体化项目,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制定高端旅游规模,推出特色精品红花岗乡村旅游,全区乡村旅游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要加大当地市场调研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促使产业转型升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旅游规划,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可从整体环境着手包装设计,尽可能抓住黄金周、节假日等游客流动高峰期掀起宣传高潮,进而推出亮点精品,着重追求品牌特色,与旅行社、酒店加强合作,密切往来,及时沟通,使红花岗区成为招揽更多游客的旅游胜地。

  (四)加强管理服务,积极培养旅游业人才。区镇旅游和农业部门要在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营销上加强服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水平;积极培养旅游业人才。提高素质和接待水平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流动方面,需要培育人才出谋献策,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增添岗位培训方式,增强经营业主的诚信、发展和服务意识。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和服务接待力,用旅游服务的专业知识、素质涵养及对顾客服务的友好态度来吸引游客,提升游客对从事者的满意度。通过培训不仅仅可以解决当地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见识,开阔视野,使其对工作充满热情,热爱这个行业便可将工作做到尽心尽力。要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与旅游产品形成的对接和联系,把休闲观光农业、特别一新农旅一体化项目融入到大旅游开发建设中去,争取列入我区旅游精品点打造和指定为服务接待点建设;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逐步规范农家乐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完善与旅游部门共同颁发农家乐等级证书制度建设。

  (五)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服务。红花岗区还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要着力确保游客游览、住宿、用餐、观光、购物等多方面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专心致力于改善当地环境,扩大停车容量、拓宽道路,提升旅游者进入旅游景区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有利于吸引游客成为回头客,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宣传当地旅游区。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线路互通,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整合,安排合理的旅游线路,所有配套设施和基础服务得到改善,积极努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示范镇、村创建,旅游产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镇村和部门给予奖励,完成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