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内蒙古鄂前旗现代农牧业创新模式为生态减压

发布时间:2016-11-04  来源:新农网
摘要:近年来,鄂前旗探索荒漠化草原类型区在普遍生产条件下,不改变农牧户天然草原核定载畜量参数,以科技创新促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形成一套生态减压、提高产出、二次增收的标准化农牧业生产新模式。 一是绒山羊增绒养殖新模式,实现提质减压增效。绒山羊增绒技术是在暖季通

  近年来,鄂前旗探索荒漠化草原类型区在普遍生产条件下,不改变农牧户天然草原核定载畜量参数,以科技创新促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形成一套生态减压、提高产出、二次增收的标准化农牧业生产新模式。

  一是绒山羊增绒养殖新模式,实现提质减压增效。绒山羊增绒技术是在暖季通过光控技术,促进羊绒生长,使暖季羊绒生长如同冷季,缩短了暖季放牧时间,在减轻生态压力约50%的基础上,实现白绒山羊平均个体产绒量年增加50—70%,破解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制约难题。该项技术获中国发明创业奖,并在我国北方绒山羊主产区进行推广。

  二是“3S”技术动态监管草原模式,数字化掌握草畜平衡。建立了全区首家旗县级“草原信息中心”,启动了“数字草原”建设工作,充分利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对草原生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研究和掌握草原环境变化情况,为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草原生态项目及草原生态补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肉羊三元杂交生产新模式,不断提高产出率。将适应性强的本地单胎羊和具有多胎性的小尾寒羊杂交后代为母本,再与国外纯种肉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羔羊,形成一胎双羔、一年两胎的短期舍饲育肥出栏新模式。该模式在实现减轻生态压力约60%的基础上,提高净产出200%,现已形成鄂前旗“百万只宝日陶亥肉羊羔羊”生产基地。

  四是大行距高低套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出农业增产新途径。大行距高低套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跨越了增产技术在作物种子上做文章和超量使用化肥的传统束缚,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环保型、无公害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鄂前旗获得了“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旗”、“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旗”的荣誉称号。

  五是牧业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产业化智能化水平。

  自主研发自动饲喂机、自动饮水器、自动控制畜棚等多项动力控制装置,均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饲草料加工、配方搅拌、投料全程智能化、机械化,填补了牧区畜牧业生产管理的一项空白,提高了科技贡献率和农牧民的幸福指数。

  六是“三化”草原快速治理模式,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研究探索退化、沙化、盐碱化草牧场快速治理途径,采用短期禁牧、多种牧草种加密免耕混播、大型喷灌补水等措施,快速恢复植被。项目实施后,使地上植物群落得到调整,种类由原先的7—8种增加到24—26种,严重盐渍化的地面盐碱逐渐消退,低洼地最终被植被覆盖。

  七是生态养羊新模式,促草畜平衡又增收。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和牧草生长成熟及枯草期状况,打破传统放牧方式,探索出最佳放养规律,即每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舍饲养殖期,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全放牧期,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为半放牧半舍饲期。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周边地区。

  八是节能环保农业发展模式,改善环境质量。研发推广全日光节能温室,使冷季茄果类喜温性蔬菜的生产不再使用人工取暖设施,可安全越冬,解决了传统日光温室因取暖排烟、耗能大等问题,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了科技贡献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九是种养结合新模式,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改变传统种养模式,实现饲草料按方种植、配方饲喂、机械加工、自动投料、营养调控的牧区放牧与舍饲补料养殖管理,满足牲畜在补饲期的营养平衡。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十是现代农牧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缩短服务半径。研发了现代农牧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项政策补贴标准、市场动态、安全管理、效益测评、草原防火、疫病防控、追溯体系、草原管理等情况,通过信息服务中心平台,随时传递给农村牧区千家万户,让广大农牧户借助网络平台随时反馈信息,形成了高效、快捷的数字化管理信息体系。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