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既要抓生产更要抓品牌

发布时间:2016-11-24  来源:南方日报
摘要:19日,在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实验项目获得成功,创造了双季稻年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舆情观察眼

  事件

  19日,在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实验项目获得成功,创造了双季稻年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分析:事件发生后,迅速成为舆情热点。南方舆情监测发现,11月19日到21日的分析时间范围内,共有1217篇相关舆论。19日,舆情在新华社、南方网、光明网、梅州网等站点开始传播。次日,随着中新网、人民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再次引发热潮。此外,新浪微博的转载量达到峰值,为1663条。

  民以食为天。当前,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紧张、成本攀升、价格接近“天花板”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实现粮食的高产,成为一大课题。在报道中,袁隆平,亩产3000斤,世界纪录,这几个词一组合,即刻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这表明老百姓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也显现人民对于科技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视。近年来,各种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如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的应用,可节省用药成本、用工成本,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在梅州的这些项目中,采用“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钵苗机插秧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正是良种、良法、良机相结合的全程机械化绿色超高产高效模式。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梅州种植的超级稻,创造双季稻世界纪录,深刻地体现了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当前,科技对粮食生产的保障能力愈来愈大,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率的提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因为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不只是片面追求产量的增加,而是通过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提质、提量。

  近几年,梅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发展战略。梅州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种植质量与效益,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目前,梅州市拥有3个广东省产粮大县,每年生产以水稻为主的粮食达120万吨以上,居全省前三。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粮食生产分散、规模小、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等现状,梅州粮食品牌企业大多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品牌建设滞后于粮食生产的能力。从产业链条看,企业研发、技术成果和品牌、营销网络、运筹能力等往往占据“高位”,一线生产的农业生产因为附加值最低,常常处在产业链低端。

  这一理论对梅州的启示是,既要抓粮食生产,更要抓粮食品牌。因此,把粮食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这需要在重大科技成果突破、重大技术集成突破、重大项目投资突破,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同时打造梅州稻米品牌。

  近年来,梅州市农业部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组建梅州市客都稻米协会,提升粮食产业组织化水平,“稻米协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六位一体的新型经营体系逐步构建完善。南方舆情认为,目前,稻米协会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客家丝苗米”等品牌获得“广东名米”的殊荣。这些成绩固然可喜,但对于农业大市的梅州,还需要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