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安徽宣城蔬菜基地开启首个“上海模式”

发布时间:2016-11-29  来源:新农网
摘要:上海、宣城,一个一线大城市,一个三线地级市,无论是人才资源、信息技术,还是市场体量、经济基础,两地均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在这两座城市有着符合农业发展互补需求的平衡点——通过市场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上海作为特大型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然而,在安徽宣

 

  上海、宣城,一个一线大城市,一个三线地级市,无论是人才资源、信息技术,还是市场体量、经济基础,两地均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在这两座城市有着符合农业发展互补需求的平衡点——通过市场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上海作为特大型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然而,在安徽宣城,用于农业项目建设的土地存量却相对充裕,这便为摆脱上海用地之难、去异地打造外延蔬菜基地铺设了一条通途。而在农业生产与管理技术等方面,上海则又能为宣城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服务。上海敬亭蔬菜专业合作社便是利用了这个契合点看准机会走活了一盘棋,利用上海的市场与技术要素及宣城的土地资源,不仅延伸了产业链,并用上海的先进管理理念,为宣城传统农业基地实施“腾笼换鸟”带去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为盘活宣城农业存量土地注入了一潭活水。

  上海敬亭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沪上最大的一家由安徽籍菜农组成、以种植和销售沪郊常规蔬菜为主营业务的上海市市级示范合作社和上海市市级蔬菜标准园,并曾获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蔬菜质量诚信企业》、2010上海世博会蔬菜生产供应先进单位、上海市蔬菜净菜上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由于受到土地制约和基地频繁迁移等因素影响,敬亭合作社由面临“搬家”之痛“倒逼”萌生了返乡挖潜、回宣城进行异地扩容的行动计划,下决心去探索一条拓业新路。

  2014年,上海敬亭蔬菜专业合作社宣城分社经过近两年筹备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正式挂牌运行,由此成为当地首个从上海引资引智、并按国家蔬菜标准园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的“上海造”保障性蔬菜基地。

  经过近两年的磨合,敬亭合作社现已在宣城拥有了一个稳定而广阔的产业升级空间,并正在一步步引领带动宣城当地农业产业的联动发展。挂牌于宣城保障性蔬菜基地上的首个“‘敬亭’上海模式”示范点,不仅种的蔬菜深受当地市场青睐,管理模式也倍受当地同行点赞,优势渐显。

  【机遇】

  宣城地理位置市场形态,让敬亭找到挖潜切入点

  宣城市地处安徽东南部地区及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长三角地区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及皖苏浙交汇区域的中心城市。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由东向西贯穿全境,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使宣城市也由此成为了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宣城市具有对接苏浙尤其是上海这个农产品大市场的区位优势及产销联动发展潜能。

  作为安徽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宣城养殖业较为发达,而种植业相对偏弱,并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蔬菜似乎只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配角”,其种植面积在全市耕地面积中的占比很小,其中规模化设施蔬菜种植所占面积更为有限,仅2万亩左右,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一。全市目前还尚未有一个蔬菜连栋大棚,小而全的传统小农户种植模式在当地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全市蔬菜产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端发展状态,缺少规模型龙头企业。然而,宣城农业用地却较上海“口子”松、存量足。这些外部业态在客观上均给敬亭合作社在宣城施展优势留下了较大的挖潜空间。

  据宣城市蔬菜办主任郭卫勇介绍,宣城全市200多万常住人口的蔬菜自供量目前仅为六成多一点,还有近四成的配给仍需靠外调客菜来补缺,全市还尚未打造出一个具有对外辐射能力的地产蔬菜品牌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比如,宣城目前蔬菜设施基地都是普通大棚,档次不高,不能越冬。“我们只是靠它延长生产供应期,提高生产供应量。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速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已成为宣城正力求去突破、包括蔬菜基地能级提升创优项目在内的一个计划目标。”郭卫勇认为,像“敬亭”这样的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对宣城具有借鉴指导意义。而且,“敬亭”是自己投资建基地,并还带回了一帮有经验的种菜能手,此举对宣称而言是引资引智之举,是对外合作的一种尝试。

  郭卫勇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宣城市已按计划逐年完成了千亩普通类设施蔬菜大棚的增量目标。为了进一步提升保障性蔬菜基地的生产能级,“十三五”期间,宣城市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力推一批连栋大棚。并立足土地资源及生态、区位优势,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对外辐射能力的农业品牌优势企业,以提升当地设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能级提升项目是宣城学上海经验的一个翻版模式,并计划分三年设施,每年发展六个基地,入围基地将分别给予市区两级财政补贴。”

  郭卫勇表示,上海在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宣城。今年上半年,他曾专程赴上海浦东考察,对浦东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留下深刻印象,并特意把浦东农技中心的专家请到宣城进行现场指导。因此,他也非常希望今后沪皖两地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交流,以实现两地联动发展,并期待“敬亭”未来能在宣城有更大作为,争取为打开长三角市场创造条件。

  【目标】

  凭借在沪丰富实践经验,盘活两地农业资源要素

  敬亭合作社现已成为宣城市的一个种植示范基地,而基地负责人马志忠则已成为当地同行眼中的翘楚,被大家举荐为首任宣州区的蔬菜协会会长及宣城一个新成立的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的掌门人。马志忠告诉记者,在这个联社中,除了他一人有种菜经验外,其余全是半路出家跨行来投资的老板,入门前对农业普遍认识不足,也没有下过菜地。所以,他打算通过成立协会和合作联社,将这支队伍尽快组织起来,以形成合力,并引领他们朝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宣城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股有生力量,为有朝一日再度进军上海市场打下扎实基础。而马志忠的这些想法,也恰好符合宣城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宣城市蔬菜办主任郭卫勇介绍,根据安徽省农委所出台的文件精神要求,对经营实体的扶持方向就是抓联合体,即强调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扶持联合体。“这是一个政策大背景,而创建协会与联社就是一个方向。通过结合,有望创出条路子,因为分散经营不利于长远发展,并容易出现‘窝里斗’。”郭卫勇认为,联合起来,无任资金规模还是技术都将更具竞争力。“而且,规模小也不容易走出去。比如,人家要一车辣椒你都凑不齐。所以,没有规模便占不了市场份额。还有,通过联合能创建宣城自己的一个统一品牌。现在宣城主要是以供应市民消费为主,特色精品还很少。”

  马志忠对此表示,他回宣城老家的初衷,就是想利用当地的一些有利条件,去打造一个外销型蔬菜基地,或者说是上海的一个外延蔬菜基地,通过将上海、宣城两地农业资源整合起来,改变宣城现有的传统业态。“宣城有比上海更充足的农业用地、更理想的种植环境。且现在交通又如此发达,从宣城至上海走高速也不过就3个多小时,与在上海时跑一趟市场几乎没增加多少操作上的难度。因而,把宣城基地建设好,再发动当地的一些种植力量充实货源,相信未来的上海市场上将能找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马志忠对此踌躇满志。

  其实,马志忠的从业经历与许多菜农皆有相似之处,即除了种菜还是种菜。从一名菜农到一名“菜管家”,尽管种菜人的身份在变,但他在那条种菜的路上却从未变过道,似一根筋似的走到今天,与蔬菜几乎已打了近一辈子交道。所以,马志忠对两地的市场都了如指掌,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市场人脉资源。马志忠回忆说,1991年,他即带着一名同乡来沪包地种菜。第一年,他便在浦东洋泾乡油车村独自一口气包下了30多亩地,成了当时同行眼中的一个“大户”。由于在老家时就已经会种菜,所以在大部分来沪种菜的老乡中,他是出道最早的一个。在之后的20多年里,由于市政动迁等因素,马志忠的种植基地曾多次搬过“家”,从浦东洋泾、北蔡、康桥、六灶、大团一路辗转,在浦东多个乡镇留下过足迹。

  多年来,马志忠也如同候鸟一般反复挪窝,种菜之路着实走得不轻松。有时菜地上还未等见上几茬绿,就又因为地被征用而不得不重新择地,转而再去找下一个新落脚地。基地常年移址已经成了马志忠在沪多年打拼的一个痛点。然而,这些风风雨雨的创业经历,也磨砺了马志忠身上的那一股韧性及应变能力,并靠自己的一份坚持把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

  马志忠坦言,在沪创业的20多年虽说不易,但收获也不小。他不仅发现了上海快速发展背后的巨大商机,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沪上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了较丰富的市场人脉资源,创建了“支部+基地+社员”这样一个规范操作而又充满凝聚力的合作社,并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有46个蔬菜品种获无公害整体认证,同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志合”牌注册商标,使合作社一步步走向成熟,从而为去宣城夯实基业、开辟新天地奠定了的后援市场基础。

  马志忠说,他目前要求老家菜农只管把菜种好,销兽问题则全由他负责。“假如没有上海这个窗口,我就不敢拍这个胸脯了,因为宣城毕竟是个小城市,市场迟早会饱和。”所以,他把未来市场的发展落点锁定在了上海这个市场。“两头统、中间包”上海模式在宣城如今也备受关注,其发展思路、市场经验、销售渠道令同行刮目相看。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