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吉林通化市:绿色转型开启现代农业大格局

发布时间:2016-12-06  来源:新农网
摘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市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36亿斤以上,在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以人参、林蛙、山葡萄、中药材、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劲,我市山葡萄种植面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市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36亿斤以上,在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以人参、林蛙、山葡萄、中药材、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劲,我市山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已成为中国优质山葡萄的核心产区,今年,预计特产业实现产值380亿元。人参产业的发展一直位于全省领先位次,“长白山品牌”人参原料基地和品牌产品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62个,均列全省第一位,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有效使用“三品一标”认证证书的产品达到153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10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户,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数量位列全省第二,绿色食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打造新农村示范区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土生土长的东昌区金厂镇上龙头村村民郑玉琴,切实感受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再也没有过不去的河和走不了的路了。今年免费给我家做了外墙保温和室内厕所改造,以前种玉米,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种人参。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年来,我市先后建设省级示范村230个、省级重点村63个,争取省补项目406项,省级资金0.85亿元;全市行政村累计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2万个,完成投资400余亿元,建成水泥路2008公里、边沟1466公里、围墙264万米;种植绿化树2719万棵,绿化总里程数达2826公里,50%以上的村达到先进村标准,30%的村达到标兵村标准,10个村达到标杆村标准。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使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观。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动农业科技快速发展

  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村一组村民魏忠学从科技兴农中得到了实惠,“之前收玉米都是人工掰棒、割秸秆,一人一天最多能收一亩地。听说国家有农机补贴政策后,便花了6.1万元买了台玉米收割机,政府补贴了2万元。今年给村里其他人收了100亩地,赚了1.5万元。不仅省时省工,而且收益也非常可观。”魏忠学高兴地说。

  通化市山区特色农机化建设不断强化,2016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比2011年增加31.5万千瓦,年均递增4.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2%,比2011年增加26.5%,年均递增4.8%。累计争取和落实购机补贴资金3.1亿元,惠及农民2.5万户,带动农民投资4.5亿元购置机械3.3万台(套),规范引导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480个,比2011年增加267个。农业科技的增产作用显著增强,每年推广农业新技术30项左右,重大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549万亩次。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辐射带动功能乐淘淘菌业有限公司经理雷永君说:“几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有了大幅提升,同时带动生产基地附近的农民收入提高了一大截,菌棒也从20万棒发展到1500万棒,一个菌棒从原来产出1斤香菇到现在的2斤以上。销售渠道也从原来附近的农贸市场扩展到广州、深圳等地,坐在家里就能把香菇卖了。”近年来,通化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10户,比2011年增加35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9户、省级53户,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以来,累计为龙头企业争取专项补助资金8000万元,占全省的20%以上。累计实施产业化超千万元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28亿元。农产品加工和带动能力大幅跃升,2016年,预计农产品加工量将达到22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比2011年末分别增长10.5%、120%。带动生产基地370万亩,比2011年末增加85万亩,农户22.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6.9%,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不断壮大使通化市农业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通化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张成太说:“今后,我们将按照市委妥善处理‘五个关系’、扎实推进‘六个一’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七个通化’的总体要求,把通化建设成为全省绿色有机农业优势区、长白山特色产业核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