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贵州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一村一品富山乡

发布时间:2017-03-15  来源:新农网
摘要:春回大地,又到一年最美的时节,沿着盘山公路行走在乡村道路上,目之所及,油菜花金黄一片,连绵如海,花香扑鼻,赏花人络绎不绝——春日的贵州,如此风景比比皆是。这样的风景,在到访游客眼里,是绝美的享受;而对于当地群众,则预示着又一年的好收成。

 

  春回大地,又到一年最美的时节,沿着盘山公路行走在乡村道路上,目之所及,油菜花金黄一片,连绵如海,花香扑鼻,赏花人络绎不绝——春日的贵州,如此风景比比皆是。这样的风景,在到访游客眼里,是绝美的享受;而对于当地群众,则预示着又一年的好收成。

  贵州曾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而贫困落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我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着重围绕山地做好特色产业文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魄走山地高效农业产业扶贫新路,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永续力量,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产业扶贫精彩华章。

贵州省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一村一品富山乡

当地农民在红豆杉基地务工

  靶向瞄准拔穷根

  走进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葡萄架子间到处是农民忙碌着的身影,种植大户张克忠家有20亩葡萄地,去年收入了20多万元,春天是种植葡萄的好时节,他与家人整日忙活在地里,看着长势喜人的葡萄,张克忠眉开眼笑:“今年估摸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大家都有得赚了。”

  普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所在地平均海拔1300米,气候适宜,与普定的“大水缸”——青山湖相邻,非常适宜农业的发展,经专家考察认定,普定县气候、土壤等都适合发展葡萄产业。2013年以来,普定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依靠大户引领,合作社组团发展,大力发展以“紫王葡萄”等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打造集精品水果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成功之路。

  除了发展像张克忠一样的种植大户,普定县还积极引进企业,助力葡萄产业发展。大力整合多部门资金,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健全农业产业链,农户的收入大幅提升,普定葡萄产业渐成气候。

  “十二五”以来,我省将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脱贫的根本途径,在精准扶贫上狠下功夫。因地因人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的山地高效农业,贵州以优质菜、果、茶、药、薯和牛、羊为重点,奋力打造核桃、草地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蔬菜、油茶、中药材、茶叶、特种养殖、脱毒马铃薯和乡村旅游业10大扶贫产业。

  将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安龙的食用菌、兴仁的薏仁米、赫章的核桃、罗甸的蔬菜、晴隆的羊、普安的茶……如今,我省已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中国南方重要核桃产业大省、中国南方马铃薯基地、中国南方油茶基地、中国西部特色苗药基地、中国绿茶主产区和全国蔬菜主产区雏形初现。

  2016年,全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万个,73.4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成功脱贫。

  为确保产业扶贫取得重大突破,我省将召开全省产业扶贫招商引资会议,分层次、分批次外出招商;并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与乡村旅游、强化配套服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县全覆盖等,多措并举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与效益。

食用菌成农户增收法宝

食用菌成农户增收法宝

  用活资金富山乡

  2016年8月,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100名精准扶贫户共分红71.46万元,成为该县首批“特惠贷”及财政扶贫资金入股企业享受红利的贫困户。“我到现在都还觉得难以相信,我们从银行贷款到企业参与种植白芨,不付一分钱的利息,每年还有分红,今年我就算是脱贫了,我打算把分红继续投入进去,以后学习了技术之后自己发展。”其中一位贫困户至今仍觉得难以相信,乐呵呵对记者说。    2015年,江西坡镇细寨村在脱贫攻坚中,依托贵州省农科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及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公司等作为技术支撑,在村里实施“股份制白芨种植精准扶贫示范带动基地建设项目”,在22个村民组精准识别了100户贫困户,组成合作社,在财政扶贫资金每户扶持9550元的同时,每户用“特惠贷”资金贷款50000元,共筹集资金595.5万元,入股白芨种植项目,占股份39.7%,种植白芨500亩,打造白芨种植、粗精加工、农业观光旅游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户按户均投资总额的12%进行每年保底分红。

  这是我省近年来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发展产业带动群众长效脱贫的缩影。

  缺乏资金一直是制约产业扶贫的难关。为了解决资金难题,我省坚持“四到县”,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重点投入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合作经济、集体经济,推进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经营方式变革,整乡整村连片区域推进与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相结合。开展“三变”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引导贫困农户入股分红;推行小额扶贫信贷,建立县级风险补偿基金;启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扶贫,有扶贫任务的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造扶贫产业园区,搭建贫困农民脱贫的载体;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长期低息金融产品,扩大支农和扶贫再贷款规模,着力破解“贷款难、贷款贵”突出问题;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形成万达集团整体帮扶丹寨县、恒大集团整体帮扶大方县等企业帮县机制。

  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拓展多元收益空间,创新贫困户收益方式,积极探索“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贫困户变股民”等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以县级涉农资金整合为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以减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就业扶贫提质增效。

  融合发展奔小康

  近几年,我省电商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特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出了大山,身价水涨船高。梵净山紫薯2016年成了香饽饽,丰产又丰收。沙子坡梵净山紫薯网店王海说:这种叫山川紫,一亩成熟季节收获在3000斤到4000斤。产量好的情况下,就有6000元到7000元。

  据介绍,印江自治县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和搭建电商平台,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梵净山紫薯搭乘电商快车,实现“黔货出山”。通过与中国邮政村邮扶贫项目合作,经由村邮平台进行销售,生长在梵净山腹地的紫薯质量上乘,一上线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30分钟网上订单达2500余单,销售紫薯1.25万斤。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发展农特优势产业过程中,抓住大数据迅猛发展机遇,搭乘电商“快马”,让“山货”走出了大山,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目前已有数百个农产品通过网络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2017年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产业扶贫也迈上转型升级新阶段。全省树立让贵州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的理念,以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山地特色农产品供给大省为目标,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广应用“三变”改革经验,推进“三化”“三品”“三才”“三个三”建设,让绿色农产品红利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为确保产业扶贫实现重大突破,将通过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实施“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并新增省级扶贫产业园区10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万个以上,带动60万贫困群众脱贫。

  目前,贵州已设立1200亿元的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子基金,“十三五”期间,中央和省财政将投入约250亿元用于产业扶贫,全省各地正着力用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子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