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海南文昌盐渍地种出高产玉米冰菜

发布时间:2017-03-22  来源:新农网
摘要:在文昌市罗豆农场通往铺前镇的公路两旁,一边是绿意盎然的水稻田,一边是长势良好的玉米地,还种着绿油油的冰菜。这片景象,让人们难以与2014年强台风引发的海水倒灌重灾区的情景联想在一起,这片曾经被海水侵蚀的盐荒地,再过几个月,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这是“科研魔

 

海南文昌盐渍地种出高产玉米冰菜

江行玉教授观察试种的农作物幼苗

江行玉教授在实验室工作

江行玉教授在实验室工作

  在文昌市罗豆农场通往铺前镇的公路两旁,一边是绿意盎然的水稻田,一边是长势良好的玉米地,还种着绿油油的冰菜。这片景象,让人们难以与2014年强台风引发的海水倒灌重灾区的情景联想在一起,这片曾经被海水侵蚀的盐荒地,再过几个月,又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这是“科研魔法”的力量。

  “眼看着荒了的地,没想到还能种出庄稼来,还有大收成。”文昌铺前镇潭榄村村民林明焕对盐渍地改良竖起了大拇指。去年12月,林明焕把租给江教授的试验田拿回来,自己种上了西红柿,如今地里的西红柿苗正在茁壮成长,林明焕心里也充满了希望。“西红柿每亩的经济收入大约有5000多元,这比之前种植辣椒赚得还多。”林明焕笑着说。

  近1%含盐量海水倒灌农田种植的耐盐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玉米亩产高达1800多公斤,每亩经济收入3000多元;3%含盐量海水倒灌农田种植的冰菜,曾销往海口几家五星级酒店,收购价达30元一公斤,亩产3000多公斤,经济收入可达8万多元……这些科研成果,让曾因灾致穷的农民们鼓起了腰包,恢复了生产的积极性,全得益于海南大学教授江行玉和他的团队。 南国都市报 记者 易帆

  1

  研究抗盐作物23年,江教授挑起项目重担试种耐盐作物品种

  2014年,海南先后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3级台风“海鸥”的双重袭击,致使岛内4万亩良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其中以文昌市罗豆农场和铺前镇的灾情最为严峻,有1.6万多亩田地瞬间由良田变成了盐渍地。风灾后,村民们曾尝试着在盐渍地上种植庄稼,但都颗粒无收,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曾经的良田变成了盐荒田。而根据当地栽培技术和传统,被高含盐量的海水倒灌的农田,5至10年时间不能进行农业生产,这给当地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帮助农民恢复生产,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并启动了“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专项,将“海水倒灌农田土壤盐渍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列入其中。从1994年便开始从事作物抗盐研究的江行玉教授,责无旁贷地担起了该项目中“耐盐作物品种的引进、试种与筛选”这一块的担子。

  “2014年年底,我们到这里时,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一片,许多含盐量超高的土地上甚至寸草不生,”江行玉教授回忆起初见这片盐渍地时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在我们租种这块荒地之前,村民们曾试着在上面种过椰菜,但菜迟迟不见长,种其它作物也是这样。这些被海水倒灌的农田根本不适合普通农作物生长。第一眼看到成片的荒地,我们当时就想着:一定要在这块田上种出东西来,尽快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的收入问题。”

  2

  向农民租地做示范种植,

  两批玉米先后播种成功

  说干就干,江行玉教授和队友们几次往返盐荒地,取样调研,并尝试将耐盐植物引进种植。到了试种植的环节,江行玉教授决定将生产资料免费提供给农民,让他们自行管理、种植,最后的收成也归农民所有,可曾对盐荒地失去了信心的农民却没有了生产的积极性,不愿配合生产。

  “村民们都不相信我们,也不愿免费提供土地给我们做示范种植,当时我们的内心十分着急。”江行玉说,与农民磨破了嘴皮子也毫无结果,江行玉决定用事实来博得农民的信赖,最终以500元每亩的价格向农民们租下海水倒灌农田进行示范试验。

  2015年2月,盐荒地下种了作物——耐盐剂处理的玉米、新西兰菠菜、黄须菜和海芦笋等作物和耐盐蔬菜。当年3月份,经过多次采样,弄清土壤盐度、选种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后,江行玉教授的第一批吸水性强的甜糯玉米种子,在经由他研制的作物耐盐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顺利地在示范基地里播种了。15天后,长势喜人的玉米苗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于是,第二批种子随即又种到了地里。

  玉米的再次丰收,让本已对盐渍地失去种植信心的农户们“眼红了”,纷纷提出提前结束示范基地租约,拿回荒地自家种植。现如今,玉米种植地已经从最初的18亩扩种到300多亩。

  3

  反复摸索试种,

  冰菜、西红柿收获高产量

  高含盐量土壤限制了一般作物的种植,一般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在挑选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的道路上,团队继续不断地反复摸索。

  刚开始海水倒灌农田改良项目时,江行玉教授选择了新西兰菠菜、黄须菜和海芦笋等耐盐蔬菜。黄须菜和海芦笋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开始没有了解它们习性,2015年2月初就开始种植,结果出苗后不久就开花,导致蔬菜产量很低,没有开发价值。加上海南夏季温度较高,雨水较多,不利于蔬菜生长,所以这两样耐盐蔬菜没有开发成功。

  经过反复摸索,江行玉教授了解到北方一些城市兴起冰菜,他便很快将这一植物引进海南。初期种植,冰菜很难发育,试种几次都以失败告终。经过仔细研究,江行玉教授发现,栽培的土壤和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后来改为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解决了冰菜大田种植萌发的问题。

  现在,冰菜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海水倒灌农田种植冰菜含盐量稍高,不受病虫害影响,不需喷施农药,是一种天然有机蔬菜,曾销往海口多家五星级酒店,收购价达30元一公斤,预计每亩收入近9万多元,经济效益非常客观。

  “现在,玉米、西红柿、冰菜的产量都非常高,效益也不错,如今我们还尝试着种植牧草等作物。”江行玉教授说,他期盼着这项科研成果能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投入到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