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甘肃武山蔬菜托起精准扶贫富民产业的半边天

发布时间:2017-06-05  来源:新农网
摘要:武山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也是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山高路远,土地贫瘠,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武山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把蔬菜作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的龙头产业进行深度培育,大力扶持川区设施蔬菜和山区无公害蔬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

  武山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也是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山高路远,土地贫瘠,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武山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把蔬菜作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的龙头产业进行深度培育,大力扶持川区设施蔬菜和山区无公害蔬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总产值超过22.5亿元,蔬菜收入占到农民可支配收入的48%,蔬菜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并且出口韩国、日本、欧盟等地,蔬菜产业撑起了精准扶贫富民产业的半边天,给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闯了致富路。

  川区设施蔬菜+浅山区西梁模式高原夏菜+二阴山区特色时令野菜+品牌化战略科学布局精品高效蔬菜产业。

  一是川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武山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在渭河、帮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等六大河流域川区利用水资源丰富,光热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和塑料大棚设施蔬菜,2016年共种植设施蔬菜13.5万亩。

  二是浅山区积极推广高原夏菜。浅山区域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雨热同季,复种短茬秋菜条件优越。武山县大力支持引导群众推广西梁两年三熟粮菜高效种植模式,复种蔬菜6.9万亩,以正茬和油菜茬、小麦茬复种全膜豆角为主的增收模式,确保了农户从6—10月均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粮、油、菜协调均衡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平均亩产增收4500元左右,为山区群众打开了致富通道。

  三是在南部山区探索发展特色时令蔬菜。在武山县南部滩歌、龙台、沿安等乡镇山区,气候阴寒,不适合种植设施蔬菜,当地群众积极发展野生及培育乌龙头、蕨菜、香椿等特色时令蔬菜,目前滩歌镇已发展乌龙头350多亩,预计亩产值4000元左右,初步探索出了高寒阴湿山区发展特色时令蔬菜发展路子。

  四是实施精品蔬菜品牌化战略。武山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韭菜之乡”、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和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武山县高度重视品牌战略,成功注册了“武山韭菜”、“盘龙韭菜”、“北顺黄瓜”、“高楼辣椒”、“武山蒜苗”等二十余个蔬菜商标,韭菜、番茄、黄瓜等数十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武山蔬菜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

  财政支持+科技支持+全方位培训+企业金融扶持助推蔬菜产业高速高效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每年落实财政奖补和产业化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蔬菜产业推广及设施蔬菜改造提升,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发展蔬菜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县财政列支专项奖补资金1000万元,为农户免费供应地膜、支架、有机肥、种子等生产物资,切实提高贫困农户种植豆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先在蔬菜园区实施渠系改造、节水灌溉、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蔬菜产业发展的环境更优、氛围更浓、条件更好。

  二是依托洛门蔬菜高新科技示范园打造“科技蔬菜”。武山县充分发挥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引领作用,打造有武山特色的“科技蔬菜”。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无公害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使全县蔬菜的质量档次有了显著提高,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示范园建成以来,引进新品种56个,筛选推广了24个,累计育苗3400万株,为贫困户无偿提供600多万株优质壮苗,帮助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武山县还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江苏绿港、省农科院、甘肃农大等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和人才培养,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三是全方位的技术、政策培训让菜农吃下“定心丸”。在蔬菜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武山县扶贫办、农业局、蔬菜局等农口部门,按照群众需求,采取集中办班“点对点”培训、深入群众“面对面”辅导、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外出考察“实打实”观摩,坚持把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经验和做法,作为学习先进经验,缩小差距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积极组织群众学习取经,让他们实地感受当地的干部群众发展观念、思路和致富方法措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要求。既宣传政策又培训技术,通过分类分阶段、有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大多数群众很快地掌握了种植管理技术,部分蔬菜种植群众已经成为“土专家”被请到外县传授蔬菜种植管护技术。2016年,全年培训人次达1.5万人次,推广种植蔬菜2万余亩,保证了有培训需求的群众全覆盖。

  四是金融支撑打破了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瓶颈”。武山县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制定了金融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群众把精准扶贫贷款、扶贫互助协会借款、“中和农信”小额信贷使用到蔬菜产业发展中来。2016年扶贫互助协会借款中有11157.1万元用于蔬菜产业,发展大棚蔬菜9811亩,暖棚蔬菜631座。扶持浅山干旱区架豆种植744户,1081亩。其中贫困户507户726.4亩,仅架豆种植收入每亩产值就超过了4000元。加大贴息贷款落实力度,创新“银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五种金融扶贫模式,协调金融机构开发推出“深银通”、“陇菜通”等10多种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县财政设立了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为蔬菜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融资提供风险补偿,有效解决了蔬菜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

  创新蔬菜销售模式,打造经纪人模式+订单模式+电商模式+龙头企业产业化模式的立体销售格局。

  一是依托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持续壮大经纪人销售模式。洛门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投资3.8亿元,建成交易区、贮藏区、展示区、服务区、开发区等5个区,以及农产品检疫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电子结算和网上交易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特色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名优特系列品牌设计和市场开发等5中心。2016年,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的年交易量达6.1亿公斤,交易额8.5亿元,依托洛门蔬菜批发市场的300余名蔬菜经济人,武山蔬菜远销全国26个省市和部分国家。

  二是大力发展订单蔬菜。武山蔬菜绿色无公害的特色,为发展订单蔬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武山北顺黄瓜、高楼航椒等产品已经建立订单式生产模式,将绿色无公害的北顺黄瓜、高楼航椒销售到周边大城市和企业,为群众解决了销售难题。

  三是积极发展电商销售模式。武山县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工作示范县,全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5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10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依托全县60余家电商公司,280多家网店对武山蔬菜进行深加工并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已开发了脱水豆角、真空乌龙头等一批电商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武山县的蔬菜销售闯出了一条电商新路子。

  四是依托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的销售路子。大力推进产业化发展,依托金陇公司、森源果蔬、田兴蔬菜仓储有限公司、天水田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形成了蔬菜贮存、加工、包装、运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建设了集万吨果蔬恒温库、拣选分级、配送管理为一体的金鑫冷链物流,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蔬菜产品附加值,打开了武山蔬菜的销售网络,提高了蔬菜产业的附加值,蔬菜产业助农增收的成效更加明显,进一步加快了武山群众脱贫攻坚的步伐。对武山县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