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调”出发展新版图——吉林农安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13  来源:新农网
摘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的农安县,在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如何多点发展、对接市场?近日,记者探访农安种植结构调整进展,近距离观察优势产区进一步提升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产粮大县之一的农安县,在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如何多点发展、对接市场?近日,记者探访农安种植结构调整进展,近距离观察优势产区进一步提升优势的实践。


  以调整寻出路


  一个产粮大县的转型“谋略”


  从长春市区向北,车行60多公里即可到达农安县。一路高速,沿途两旁的庄稼地一片繁茂,连片的大田玉米地,间杂着低矮的经济作物。


  得益于优良的耕地条件,长期以来,农安粮食产量稳定,农民收入平稳。而伴随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曾经“一粮独大”的农业种植格局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和满足农民增收的愿景。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传统粮食产区的优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让农业经济增产增效,已成为全县的共识。


  今年年初,经过县里农业相关部门学习、考察、调研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全县接连召开两次种植业结构调整动员会,讲足政策、讲清形势,确立“典型带动、行政推动、效益驱动、市场拉动”的种植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大力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优农作物种植结构。


  “首先是形势所迫,其次是产业所需,第三是生态所系。”县农业局局长吕大伟对种植结构调整的认识独到深刻,“从历史发展来看,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否把种植业结构调优,直接关系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自东向西,从肥沃的黑土到泛白的沙质土,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农安勾勒出经济类作物“两带六区十品牌”的发展格局,种植结构正由单一向多元演变。


  从“一粮独唱”到“百花齐放”


  构建多元种植格局


  距离农安县城以北30公里,是远近闻名的“三辣”之乡——哈拉海镇。已近9月,毛葱的收获已经结束,在哈拉海镇程家坨子村的乡路上,仍能看到成袋的毛葱装满货车被运往全国各地。


  “三辣”的种植在哈拉海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到货运买卖,“三辣”的种植经营模式已经成熟。据村书记林立丰介绍,今年全村的“三辣”的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达到600公顷,而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50公顷。


  在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形势下,哈拉海镇依托资源禀赋,进一步扩大“三辣”种植规模,以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


  一场雨过后,新农乡乡路两旁的连片中草药青翠可人。今年,在实地考察安徽亳州、黑龙江等地中草药种植项目后,新农乡在种植业调整上大胆尝试,“今年通过订单的方式种植了500公顷板蓝根和月见草,目前长势很好,丰收基本成定局。”新农乡乡长徐立国介绍,等第一批成功了再扩大规模,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结构调整的成果。


  在与前郭县接壤的杨树林乡,大田里连片的花生郁郁葱葱。这个以花生和西瓜为主要作物的乡镇,种植结构正发生悄然变化。


  王玉龙是杨树林乡兴企花生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从2015年种植结构调整之初,合作社的种植规划里多了一种作物——油莎豆。据王玉龙介绍,这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型作物,地上长草、地下结果,每公顷的纯收入在7000元左右。从第一年的12公顷,到如今的上百公顷,王玉龙以企业订单托底的模式逐年扩大种植规模。


  从县城由东向西行进,“两带六区十品牌”种植格局和发展路径清晰明朗:两带即302国道和长白公路沿线两侧;六区即三辣种植区、马铃薯种植区、黄烟种植区、花生种植区、西甜瓜种植区、露地蔬菜种植区;十品牌即哈拉海三辣品牌、伏龙泉马铃薯品牌、青山黄烟品牌、杨树林西瓜品牌、靠山蔬菜品牌、靠山镇红石砬小米品牌、农安镇群众胡萝卜品牌、农安镇小桥子香瓜品牌、万金塔葡萄品牌、开安镇上台子豆角品牌。


  显而易见,“两带六区十品牌”的种植版图指出了农安今后一段时期种植结构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立足原有优势的优上加优,还是主动衔接市场的摸索探路,既有种植面积调整,也有品种技术更新的种植结构调整渐次铺开。


  以市场为导向


  围绕市场促调整


  纵观全县,调面积、调品种,种植结构变化的内核都是紧紧围绕市场。


  调整结构的核心,对农民来说,是产品效益能够最大化。“农民种什么,主要看效益。”巴吉垒镇白瓜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林密对此深表赞同,“过去农民种地是‘围着补贴转’,现在种地种什么是‘市场说了算’。”


  毋庸置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发挥主导作用。


  “结构怎么调,既不可能拍脑袋想出来,也不可能靠行政力量硬推。”吕大伟认为,种植结构调整,不能单纯依靠1212引导,还要看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对品种、技术、市场掌握的程度,自由选择种什么、不种什么。


  “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也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势在必行。”农安县副县长刘生贵认为,调整结构,关键在一个“调”字,“调”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关键在于真正生产出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产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


  据了解,今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0.8万亩,比去年增加69.8万亩。数字背后,是结构调优后的优势提升,也是市场意识和市场导向的又一次强化。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种植结构的调优调顺,还是优化农业的三大体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实现市场、要素和主体的全面激活,改变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


  近年来,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先后落户农安。立足全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安从种植结构调优、调顺入手,科学谋划,落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先手棋”。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