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新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08-01-07  来源:经济日报
摘要:咱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到新疆,耳边总被这样的歌声所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疆作为我国一个农业大区感到发展目标更明确了,他们提出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

  “咱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

  来到新疆,耳边总被这样的歌声所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疆作为我国一个农业大区感到发展目标更明确了,他们提出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业四大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高科技农业,实现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带动精耕细作

  在石河子市的一块棉田里,带领记者参观的石河子市农业局的同志指着田里的一整套滴灌设备兴奋地说:“别看这玩艺儿不起眼,它可是我们石河子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但能节水、省力、增加肥效,而且可以实现播种、铺膜和铺设滴灌带一次完成的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现在我们石河子很多地方都用上了这套设备。”

  这块田里所使用的设备是新疆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天业节水滴灌系统”。天业集团以生产农用地膜起家,现在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农业节水器材生产企业。集团董事长郭庆人告诉记者,采用了他们公司生产的节水滴灌系统后,同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以节水50%、提高肥效30%—40%、提高土地利用率5%—7%、节省劳务50%。“现在我们累计推广滴灌面积已经达到了1100万亩以上。其中在石河子垦区推广滴灌面积就达160万亩,每年可以节约水资源1?8亿立方米。”

  推广滴灌系统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科技为手段,发展精细农业的一个缩影。从1999年起,兵团率先实施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及田间作物生长与环境动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6大精准技术。其中,膜下滴灌技术使传统的浇地,变成给作物“打点滴”,同时精确到以克计量的微肥随水滴入棉花根部。而精准播种技术则使原来的沟播,变成“一穴一粒”的精播。据测算,膜下滴灌可节水30%左右,使棉花增产20%,实施精量播种的棉田,亩播种量由6公斤降到2公斤。

  此外兵团还利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开发建设了农田信息监测采集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系统、石河子开发区服务型电子政务平台4个项目。在采用农田信息监测采集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后,每亩可节水60立方米、节电10千瓦时,水效益每立方米增加1?8元,人均管理定额从40亩提高到100亩。

  高科技、机械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走出了一条发展精细农业的好路子。

  循环经济富农家

  昌吉州奇台县吉布库镇达板河村的阿比保是村子里有名的富裕户。他利用冬天农闲时在家里养了110头牛和500只羊,两个月后出栏能给他带来接近10万元的收入。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冬天我在家里搞牛羊育肥,用的饲料是用自家的玉米和田里的秸秆配的,没花几个钱,但收入却增加了一大块。利用牛羊的粪便我建了一个沼气池,沼渣还可以作为农家肥来肥田,一举多得。下一步我还想建几个大棚,用牛羊的粪便做农家肥搞绿色蔬菜种植,收入又能增加一大块。现在我是一年忙到头,再也没有农闲了!”

  奇台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年耕种面积110多万亩,年产粮食3亿多公斤。但是过去由于缺乏对粮食的加工转化,农民收入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奇台县决定发展畜牧业,提高粮食转化率,并构成有效的循环经济链条,帮助农民增收。奇台县委书记周旭勇告诉记者,通过在农区重点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培育示范户,大力发展反季节育肥;在牧区推广暖季放牧、寒季圈养,全面推动了奇台县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2006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258?09万头(只),出栏174?42万头(只)。牛、羊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5?35万头、155?82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4%。现在,草—畜—肥—粮农业内部循环和草—畜—肥—沼气液还田的家庭内部循环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院外树木绿,厨房蓝火笑,田园景色美,栏内畜禽跳”。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已成为奇台县农村的真实写照。

  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天然肥料,奇台县据此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在冬季大棚菜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到全县15个乡镇进行技术讲座、技术指导与培训,解决生产栽培中的实际问题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使农民很快掌握了叶菜类和果菜类作物的反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村有明白户、家有明白人、棚有明白纸、片有技术员”,技术服务网络的形成,为温室蔬菜种植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奇台县已有小麦、啤酒大麦、辣椒等10种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发展循环经济让奇台县尝到了甜头,思路也越发开阔。农业局局长冯生远最近就在考虑一种新的养殖方法:“我们蔬菜大棚夏天时候是空着的,如果用来养殖土鸡,一只可以卖到50元,鸡粪还可以作为天然的农家肥,在肥料这一块又可以省下一笔钱。现在我们已经在几座大棚里做过试验了,效果不错,准备下一步在全县进行推广。”

  重经济效益,更重生态效益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和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沙化情况严重,但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开发以红柳大芸为主的沙生药物产业,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红柳大芸学名叫作管花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红柳根部的菌类,只要一次接种成功,每年5月、10月可以收获两次。种植红柳大芸,做得最好的是于田县。据介绍,截至2007年10月份于田县已人工种植红柳面积7?2万亩,接种红柳大芸5万亩左右。出和田市在一条两边多是沙漠的公路驱车200公里,记者来到了于田县,探访阿甫塔甫库勒村的红柳大芸种植大户阿不都拉买托乎提的种植园。

  阿不都拉从2004年开始承包30亩地种植红柳大芸,当年就收回了成本。尝到了甜头的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50亩。说起红柳大芸,阿不都拉满怀喜悦:“红柳大芸可是个好东西,一次投入接种成功,以后每年都可以收获,算得上是一劳永逸。而且价格在不断上涨,今年更是达到了15元一公斤,我家单大芸这一项就收入了5万元。”

  阿不都拉看到的是种植红柳大芸的经济效益,而和田地区的领导看见的还有生态效益。“种植红柳大芸就必须种植红柳,而红柳耐干旱,能够在沙地里存活,它的根部扎得很深,能够有效固沙,防止土地沙化。可以说,它就是我们和田绿洲的绿色长城。”和田地区环保局局长卡哈尔江对红柳的生态作用评价很高。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了共赢,获得了经济利益的农民种植红柳大芸的热情空前高涨。如今,红柳大芸种植在和田地区已经获得了全面推广。

  党的十七大之后,和田加快实施规划的步伐:到2013年他们将发展30万亩红柳大芸,力争到2010年形成5000吨红柳大芸干品的贸易量,形成年生产红柳大芸保健饮料10000吨,红柳大芸茶800吨,红柳大芸养生酒5000吨,保健食品5000吨的规模。(冯磊 姜帆)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