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陕西石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3-11-04  来源:石泉县农业信息站
摘要:一、发展现状 (一)蔬菜种植情况。受地理位置制约,我县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城关和池河两个地理位置较为平坦,交通和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两个镇,由于生产不足、市场流通环节不活,导致蔬菜不能自给和价格偏高,县委、县政府多年来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于2002年出台了扶持

  一、发展现状

  (一)蔬菜种植情况。受地理位置制约,我县蔬菜种植主要集中在城关和池河两个地理位置较为平坦,交通和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两个镇,由于生产不足、市场流通环节不活,导致蔬菜不能自给和价格偏高,县委、县政府多年来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于2002年出台了扶持政策,启动设施蔬菜建设,引导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经过10余年的示范带动和生产发展,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设施蔬菜实现了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全县蔬菜总面积5.487万亩,总产量9.636万吨,总产值9717.9万元。全县共计建设设施蔬菜面积0.915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4237.5万元,设施甜瓜0.0331万亩,设施草莓0.029万亩,产值464万元。露地菜种植面积4.657万亩,蔬菜规模生产的百亩以上2处,共390亩,千亩以上规模的2处,共2700亩,食用菌总产量0.23753万吨,产值15439.45万元,其中袋料香菇1425.2万袋,产量0.1425万吨,产值8551.08万元,木耳产值3563万元,灵芝产值3325万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日光温室0.005万亩,大棚0.915万亩,入驻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4个,辐射带动18132亩,带动农民5338人,培训农民9420人,注册商标2个。气调库8000立方米,冷库33440立方米,厂房33562平方米,沼气1560立方米,育苗中心944.7亩。农机40台套。

  二、存在问题

  (一)蔬菜生产总量不足,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和集镇周边老蔬菜生产基地逐步被征占,新菜区建设速度慢,蔬菜主产区面积得不到保障,生产能力不足,特别是设施蔬菜面积少,季节性精细菜生产能力严重滞后于市场消费需求,主要依靠外地调运蔬菜来供应市场,全县蔬菜生产总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季节性供应矛盾突出,蔬菜调入情况:每年调入蔬菜时间为10—12月和1—3月,调入蔬菜来源地为山东、汉中和西安,调入量4万吨,调入品种为白菜蒜薹等,每年4—6月调出蔬菜0.2万吨。调出品种主要为番茄、茄子等。全县蔬菜自给率为89%。

  (二)蔬菜生产效益较低,影响了群众种植积极性。我县地产菜主要是以露地栽培为主,集中于6月--10月份上市,供大于求,市场价格迅速下降,地产菜效益低下,平均亩产值不到3000元,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设施蔬菜亩均效益虽然能达到8000--10000元,但建棚和生产投入大,回收慢,风险高,菜农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政府无偿扶持建棚和配套基础设施,菜农也不愿意种植设施蔬菜,导致设施蔬菜发展缓慢,再加上外出务工的青壮劳力较多,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外出务工产生的经济效益高,相比之下,导致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

  (三)市场调控能力弱,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从11月份到5月份,冬春季节蔬菜缺乏生产能力,蔬菜生产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档精细菜供应主要从西安、汉中、山东等地调运,导致市场流通环节成本增加,蔬菜从产地到零售市场,经过层层批发贩卖,受运输成本、损耗成本、经营利润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增长均在一倍以上,但由于蔬菜不是国家控制价格商品,市场调控只能靠政府宏观调控,物价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定价,蔬菜价格调控无力,导致蔬菜价格居高不下。

  (四)缺乏龙头支撑带动,蔬菜产销体系脱节。一是蔬菜生产缺乏龙头企业支撑,蔬菜生产依靠单家独户的群众发展很难形成产业规模和效益,必须要依靠生产龙头企业为主体,才能形成产业规模和效益,满足市场供给,而目前全县只有嘉晟公司一家龙头企业在从事蔬菜生产,生产面积较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二是蔬菜保鲜贮藏、加工销售缺乏龙头企业,池河生态农业园区虽然已建起了气调库和正在建设蔬菜交易中心、蔬菜加工厂,但受资金影响,尚未投入使用,全县的蔬菜生产供应产业链还未形成,不能对蔬菜贮藏、流通、供应起到良好的调控作用。

  (五)蔬菜市场规模小,销售需求难以满足。随着县城人口增多,消费能力增强,蔬菜需求量增大,而我县仅有的西单市场、桃园市场和家友超市难以保障需求,此外,全县没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多数集镇无蔬菜市场,加之已建市场都是公司化运营,交易成本高,“卖菜难,买菜贵”的现象不断显现。另外,在推进“三创”工作过程中,为规范市场秩序,治理市容环境,工商、城管等部门对流动菜贩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导致流动菜贩难以进入县城交易,大大削弱了市场供应能力。同时,近年来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外来旅游人口逐年增多,特别是到旅游黄金季节,对我县蔬菜供给本身不足的县城带来新的挑战,求大于供促使蔬菜价格波动不稳,过快上涨。

  (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一是土地流转滞后。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土地向大户集中面临困难。目前,我县蔬菜种植主要以单个家庭种植为主,成百、成千的集约规模化种植大户很少,规模效益难以显现。二是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授信范围极为有限,授信额度小,授信周期短,难以满足企业大户的生产和经营需要。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对粮油生产和养殖大户进行补贴和保险,但未将蔬菜种植大户纳入补贴和保险范围,加之因县财政困难,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不足,这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都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

  按照“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居民得到实惠”的发展方向,突出以“建机制、扩菜园、引龙头、抓大户、建市场、畅流通、搞加工、保质量、创品牌、增收入、强扶持、补穷人”为重点,全力推进蔬菜生产加工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确保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质量安全可靠。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由农业、经贸、物价、工商、环保、质监、食品药品等部门人员为主的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蔬菜生产供应的规划、建设、生产、销售、安全等方面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形成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并将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纳入相关部门、重点镇的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和单项考核,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健康快速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快基地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和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对蔬菜基地建设进行奖补(每亩设施大棚建设奖补5000元以上);二是整合捆绑土地整理、水利工程、农网改造、农业机械等方面项目资金,倾斜支持蔬菜基地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挥育苗点功能,提供蔬菜育苗订单服务,为我县谭家湾、中池、熨斗等蔬菜基地提供育苗,使大棚尽快投入生产。四是把握好市场主体,抓好蔬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联户经营及家庭农场的建设,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产业发展格局,完善产业链条,做好产前、产后加工销售服务,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益。扩大露地菜种植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以城关、池河、中池、饶峰、两河、熨斗六个镇为重点区域,划定蔬菜基地面积红线,实行占补平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6000亩,根据本地市场需求,生产精细菜和春早秋延菜,基本满足全县的消费需求。带动蔬菜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狠抓品牌建设,做好蔬菜营销。

  一是成立蔬菜工作站,专门负责蔬菜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本县技术人员培养,委派农业系统技术人员到相关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进行中短期培训,培养3至5名蔬菜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园区基地指导蔬菜生产;从山东寿光、杨凌、西安等地引进菜农技术员指导生产,补贴工资,推广池河现代农业示范园蔬菜生菜基地的“五爱模式”,将聘请蔬菜农民技术员纳入考核蔬菜基地考核指标内。做到技术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两手抓,两手硬。二是抓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合作社培育,发挥合作社职能,使合作社成为联结企业和蔬菜种植大户的纽带,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蔬菜生产和管理人员;三是积极搞好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示范户工程,依托我县万吨有机肥项目建设,增加有机肥应用,使全县设施蔬菜从无公害向绿色和有机蔬菜提升。不断提高我县富硒蔬菜蔬菜品牌效应。建立投入品追溯制度,无公害蔬菜可以利用微信二维码标志进行追溯,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域保护标志)认证和宣传,在市场上标志出蔬菜等级,蔬菜残留超标的立即清退市场,拓宽绿色富硒食品市场销路,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行良种良法,蔬菜新品种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好奇心,其次是在旅游路线增设专卖店,建立采摘园草莓等采摘园,发展旅游农业。

  (四)狠抓气调库和市场建设,调整蔬菜种类比例,稳定蔬菜价格。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建立专业批发市场,以嘉晟蔬菜交易中心为主体,组建专业批发市场,进行蔬菜收贮批发,调节季节时段差,稳定蔬菜供应和价格。抓紧抓好气调库二期工程、蔬菜交易中心、蔬菜加工厂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气调库是蔬菜建设的必建项目,它可以提供蔬菜保鲜和运输,没有气调库保鲜环节是造成我县菜价高的一大因素,菜贩子没有蔬菜保鲜的条件,每次贩运来的蔬菜量不大,自然也就提高了贩运成本。其次是调整叶菜、果菜、根茎类、花菜类的比例,使其达到科学布局。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