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陕西杨陵:农高会——让农民与科技“面对面”

发布时间:2013-11-13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农民与高科技距离有多远?在杨凌农高会这个平台上,双方实现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农高会上,有水肥一体自动控制机,有只让适合植物生长光谱穿过的温室棚膜,有声光电一体演示的现代化工厂养禽模式,有采用光伏发电的物理控虫害解决方案,甚至还有用于大田喷

  农民与高科技距离有多远?在杨凌农高会这个平台上,双方实现了“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

  农高会上,有水肥一体自动控制机,有只让适合植物生长光谱穿过的温室棚膜,有声光电一体演示的现代化工厂养禽模式,有采用光伏发电的物理控虫害解决方案,甚至还有用于大田喷洒肥药的无人驾驶飞机……这些过去农民想所未想,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最新农业科技,如今在农高会上变的像寻常集市里那样随处可见。

  农高会,是一次农民与科技的“约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高端”现代农业科技,在农高会上撩开了神秘面纱,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参展客商和逛会农民“面对面”,通过频频“亲密接触”,农民纷纷带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1 “面对面”,把科技带回家

  “好东西太多咧,就逛了一天,眼就花了。”农高会上,手里提着个布包,随着拥挤人流亦步亦趋的扶风农民老赵,不无紧张地左看看、右瞧瞧,连眼皮都不舍得眨一下,好像生怕错过什么似的。“农高会是好事情,能给咱农民解决大问题!”老赵对记者说,他家里种了几棚草莓,前年10月下旬气温急剧下降,棚里的温度上不来,这可急坏了一家人。“把苗苗冻死了,那年算是白干了。”

  听说农高会上有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还有专家现场讲解,老赵就来碰碰运气。去年农高会开幕第二天,他放下棚里的事情,在邮局买了张门票,骑着摩托车就上了杨凌。让老赵喜出望外的是,还真的在农高会上把棚室温度提不上来的问题给彻底解决了。

  “在会上我看到有个生物反应堆提高地温的宣传材料。”老赵心里琢磨,“反应堆是个弄啥的?怎么能提高温度?我棚里能弄不?”他赶紧挤到现场咨询的专家面前。一问才知道,生物反应堆是利用秸秆、藤蔓等农产品废料,埋在地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热量来提高地温,发酵后的废料还能变成天然有机肥料,一举多得。老赵得知,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基层农业部门正在广泛推广。他立刻联系引进使用这个“生物反应堆”,今年有效地解决了大棚温度低的难题。

  11月5日,农高会刚一开幕,老赵就迫不及待来逛会了。“今年想看看有没有草莓新品种,价能卖高点的,明年碎娃结婚,要把屋里好好拾掇一下。”老赵给我们讲完他的故事后,笑着打了个招呼,便消失在人群中。农民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约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迸发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2 “零距离”,逛大会取真经

  “刚开始我只是个观众,逛会也就是边走边看,拿些宣传资料……”说起与杨凌农高会的缘分,山西河曲的“土豆大王”张满贵一脸的感恩。

  早在2002年,张满贵就抱着看看新鲜事的心态,从河曲赶到杨凌参观农高会。因为是做脱毒马铃薯培育,所以他特别想看看马铃薯产业的最新品种和生产技术。“头天开幕式结束后,人像水一样地往展馆里面拥,根本挤不进去,第二天我才进了展馆。”拥挤的人流,旺盛的展会,让张满贵头一次见识了农高会的魅力。他如饥似渴地一头扎进农高会的人流和信息流中,一“逛”就是10年。

  凭着在农高会上获得的科技信息,2007年张满贵成立了河曲兴农科技开发公司,开始生产微型薯和一级原种薯,把从杨凌学到的模式因地制宜改良后在河曲推广。他试验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建高产示范基地,培训农民,一下子做出了名堂。后来,竟从一个农高会的参观者,变成了展会的参展商。现在,兴农公司的一级薯在山西省的普及率达82%,微型薯种植面积也由2008年的5.9亩猛增至1265亩,亩产量由750公斤增至1500公斤。

  “杨凌的好处说不完,农高会的好处说不完。”年过半百的张满贵说,通过杨凌农高会,他从山东青岛引进了农机具,实现了马铃薯机械采收零的突破;通过农高会,他还和榆林签订了建设大棚的合作协议……

  杨凌农高会上,不仅是农民与科技的“约会”,也是“世界农业科技盛会”。自1994年创办以来,农高会始终以服务我国“三农”发展为宗旨,累计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1900多万客商与群众参展参会,成交总额达3500多亿元。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