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福建种植红米的农民“微商”

发布时间:2016-05-11  来源:新农网
摘要:元宵过后,范寿生从老家大龙乡饶山村赶回泰宁城区的店铺,准备把去年的账单交给财务做成报表。他建立油茶合作社,流转荒田种红米和优质米,去年单单发给村民工资,就达十二三万元。“去年是红米第一年销售,反响不错。这几天已经有不少朋友在问了,一有新米就通知他们

  元宵过后,范寿生从老家大龙乡饶山村赶回泰宁城区的店铺,准备把去年的账单交给财务做成报表。他建立油茶合作社,流转荒田种红米和优质米,去年单单发给村民工资,就达十二三万元。“去年是红米第一年销售,反响不错。这几天已经有不少朋友在问了,一有新米就通知他们,茶油也有了5000公斤订单。”

  盯准土货,微信商圈卖出好口碑

  范寿生今年35岁,初中毕业后就在外打拼。他打过工,学过装修,还做过8年包工头。长年在外,范寿生常常想起被称为“泰宁的西伯利亚”的家乡大龙乡,那里偏僻,却有味道最好,最“绿色”的水稻、山茶油、野山菌,“放着那么好的资源不管,个个挤破头往外闯,太可惜了。”

  2007年,不顾家人反对,范寿生回到家乡,试种油茶100余亩。2009年把从村民手里收购的10多万公斤茶油全部卖出,赚到回乡后的第一桶金。2010年,他牵头成立天然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带动农户近300户,整合油茶山1500亩,成功申报成为省级示范社。

  范寿生还盯准家乡的红菇、椴木香菇、优质米等“土特产”,在城区开了一家“大龙乡家庭农场”实体店,把这些“土货”摆上柜台。

  2011年,微信刚面世,他就注册会员,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资源,建立微信小“商圈”。“卖产品,就是卖信任。我做的茶油、稻米、红菇,都是先给朋友、客户先试用,他们觉得好了,自然会推荐给身边其他朋友,这就是口碑效应。”

  “古法种植”,有机红米一公斤70元

  红米在中国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红楼梦》中就曾两次提到过“胭脂米”。范寿生对红米不陌生。他父母向来把红米作为自留品种,每年种植半亩到一亩。

  “红米和一般杂交水稻不同,属于短穗原生稻种,保留了品种本身的特性,不过由于产量低,杆长穗少收割不方便,种的人越来越少,小时候村子里还有不少人种,现在全村就剩我家了。”虽然产量少,口感较粗糙,但范寿生看好红米种植的前景,古法种植可保证纯天然,加工时可保留米粒部分的糊粉层,胚芽不被破坏,营养价值高,对补血、降血压颇为有效,是真正的“养生米”。

  2014年,范寿生承包荒田50亩,用于种植红米和优质米,当年种出500多公斤红米,他全部送给朋友尝鲜。2015年,他承包150亩抛荒近10年、海拔800米的山垄梯田,采用“古法种植”、有机方式管理:人工开垦,除草、焚烧,利用羊粪等农家肥养地;引入山泉灌田;稻种是自家40多年传下来的自留稻种;使用3年以上的沤烟叶水取代化肥、农药。去年病虫害多,而范寿生的“望天田”海拔较高,病虫害少;没用化肥,稻叶极硬,基本不受虫害影响。当然,肥力少,产量也大打折扣了。

  “我一公斤红米定价70元,很多人抱怨太贵。可是,种水稻完全不用化肥农肥,谁能做到?一般来说,一亩地可以收获红米200公斤,我的地亩产只有50来公斤,要保证真正的纯天然,就不能怕产量少!”范寿生说。

  加工红米,范寿生也坚持自己的一套。他深信米有“生命力”,他的谷仓里从不保存陈米,接到订单后,再碾磨稻谷,保证送到顾客手中的是最新鲜的红米。

  “登彼饶山,采彼嘉禾。”朋友老雷品尝范寿生种植的红米后赞不绝口。不久后,“采彼嘉禾”被范寿生注册为红米商标。

  “现场直播”,红米田成“网红”

  去年10月,范寿生作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第二届会员,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前往台湾考察现代农业。

  “台湾农村每个村都有各自的产业链,有特色,不重复。看到他们的成功,我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范寿生说,家乡有很多没有被挖掘的特产,他想要带动周边村民打造属于饶山村的产业链,其中“红米”是主打产品。

  今年,范寿生计划再种红米300亩,以后每年扩种,最终规模要达到1500亩。他还想带动农户,抱团种植,打造泰宁第一家有机红米专业合作社。

  在红米的种植和管理环节上,他加强监控,在田间地头安装摄像头,在自办网站同步直播,便于管理,也给顾客吃下“定心丸”。

  这些天,泰宁县“一山红”特产超市对他发出邀请,可提供红米“专柜”,供游客选购。范寿生说,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让游客信服,让流动的顾客成为“回头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打印 责任编辑: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