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安徽阜南做好“水”文章 发展适应性农业

发布时间:2016-08-05  来源:新农网
摘要:提起淮河,不少人会想到阜南县王家坝闸,这里是淮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除了淮河流经阜南县外,还有濛河、洪河以及这两条河的分洪道。 这些地方地势低洼,被称为濛洪洼地区。 一直以来,濛洪洼地区是一个易受水患灾害的贫困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

  提起淮河,不少人会想到阜南县王家坝闸,这里是淮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除了淮河流经阜南县外,还有濛河、洪河以及这两条河的分洪道。

  这些地方地势低洼,被称为濛洪洼地区。

  一直以来,濛洪洼地区是一个易受水患灾害的贫困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阜南县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水生植物,使千百年来难以消除的水患,成为发展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

  返乡青年水中“捞金”

  阜南县王化镇张集村200亩低洼地里,芡实长势正旺,再过一个多月,将迎来丰收。

  “这块地虽然种庄稼效益不好,但因水分充足、温差小,却是芡实的天然宝地。”王化镇张集村回乡创业青年郭忠峰说,2013年他返乡利用低洼地发展芡实生产,实行小麦-芡实轮作。每年6月份小麦收割完毕,开始种植芡实,大概在9月份,芡实采收完后,又可以种植小麦。

  2015年,郭忠峰种植芡实70亩,销售收入75万余元,获纯利26万余元,亩均纯收益3770元。今年,他扩大面积,种植了200亩,在他的带动下,王化镇已经发展芡实种植500亩。

  千亩藕塘花正开

  阜南县共有15个像王化镇一样地处濛洪洼的乡镇,耕地面积53.5万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洪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如何避灾抗灾,变对抗为适应,阜南县因地制宜,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

  位于阜南县地城镇洪河洼地的千亩浅水藕种植基地,荷花已陆续开放,基地负责人张西礼每天都到自家的莲藕田里看看。

  张西礼在2015年来到当地,共流转土地2500亩,去冬今春栽植莲藕1500亩,实行藕鱼共生模式,投放大规格鱼苗10万尾。“这个地方不适合种其他农作物,一下雨就积水,只能种水里长的东西。”张西礼说,他之前在另一个基地种植浅水藕,可是每到夏季都要往藕塘里抽水,而来到阜南地城镇后,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为缺水发过愁。

  洼地成了“聚宝盆”

  在种植的水生植物中,阜南还利用濛洪洼低洼地较多的优势,发展耐水杞柳经济林,杞柳栽植面积发展到5.6万亩。2015年,柳编企业实现加工产值33亿元,带动农民增加收入3.8亿元以上。

  阜南县农委主任张志宇介绍,阜南县出台了鼓励扶持适应性农业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奖励发展适应性农业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

  目前,阜南濛洼35万亩沿淮低洼地里,已有15万亩开展适应性农业,成了“聚宝盆”,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发展种植以杞柳、莲藕、茭白、芡实等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建成了地城南湖千亩稻田综合养殖基地、于集乡莲藕生产基地、郜台乡万亩适应性农业生产基地等,为沿淮地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