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河南洛阳:烹饪现代农业“特色”盛宴

发布时间:2016-09-29  来源:新农网
摘要:金秋九月,来自洛阳的牡丹鲜切花映衬着杭州G20峰会的大礼堂。记者穿梭在河洛广袤的田野上,映入眼帘的是果红谷黄,沁人心脾的是阵阵风香。农业庄园里人流如织嬉笑采摘,乡村休闲旅游温馨浪漫。科技人员在田间数粒查穗忙碌着测算产量。年轻的大学生在自己的“田园”里指

 

  金秋九月,来自洛阳的牡丹鲜切花映衬着杭州G20峰会的大礼堂。记者穿梭在河洛广袤的田野上,映入眼帘的是果红谷黄,沁人心脾的是阵阵风香。农业庄园里人流如织嬉笑采摘,乡村休闲旅游温馨浪漫。科技人员在田间数粒查穗忙碌着测算产量。年轻的大学生在自己的“田园”里指挥着“康拜因”忙着收获。“五山四岭一分川”的洛阳,多点开花,异彩纷呈,在收获中展现着未来,勾勒出洛阳农村的七彩风景。

  如今,打开洛阳“农业经济版图”,广袤乡村正在成为农业农村改革的希望田野——新科技“点火”,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新农人“掌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主体“立灶”,共同烹饪出了现代农业的特色“好味道”!

  数字佐证:2015年,洛阳市粮食总产量49.2亿斤,实现连续12年增产,总产创历史最高年份;2016年,预计粮食总产48.92亿斤,将成为历史第二位高产年份;2015年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2016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101.8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仍居全省第一;2015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六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15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民大学;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在15%以上增长率……

  【新科技点火】锻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态

  在洛阳,“十年九旱”的气候约束、

  “五山四岭一分川”的贫瘠土地,一直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纠结”。如何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

  洛阳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说:“解决制约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立足创新,落实农业集成科技的推广应用,并需要建立完善的推广机制来促动。”

  9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的“孟津县送庄农机推广区域站”,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土壤养分速测化验室等技术设置一一展现在眼前。综合服务大厅内有农民在向专家咨询,有农民在“农信通”的电脑上搜索远程服务,有农民在查阅技术资料或优质小麦品种介绍。

  该站站长赵振欣一边打开农业物联网综合平台,一边介绍。“站里有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覆盖2个乡镇48个行政村11.6万亩土地。有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各类种植专家座席,种植户可以通过物联网平台向专家咨询农作物的病虫害等各类问题,专家们直接通过物联网平台就能看到地里谁家农作物得了什么病……因此这个系统被农民形象地比喻为‘庄稼大夫’。”

  除了网络“遥控”,在农民需要的时候,一个电话,这些农业专家的身影又会出现在田间地头。这是洛阳开展“万人包村”农技推广服务责任机制的活力,也是农业依托科技发展的牵引力。

  自2013年开始,洛阳投资3300多万元,在全市8县1市1区,共建成基层农技推广站63个,其中区域站50个,乡镇站13个,覆盖全市131个农业乡镇2719个行政村,实现了农技推广区域全覆盖。

  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洛阳农林科学院建立了洛阳小麦综合试验站、玉米综合试验站等第一批国家农业试验站。洛阳从此成为小麦、玉米育种科研及技术推广一体化示范基地,并覆盖周边三门峡和焦作市县。

  洛阳市农科院建院以来,先后育成小麦品种30个。“洛旱6号”2015年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53.9公斤,创造全国旱地小麦亩产最高纪录,目前年推广种植面积约300万亩,是我国第二大旱地小麦品种。另一个明星品种“洛麦23”,年推广面积500万亩,被农业部列为2016年黄淮麦区主推品种。

  除了主粮的小麦育种创新,洛阳的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也“直挂云帆”。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与国际领先的华大基因的农业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世界上,第一次为牡丹测绘基因图谱,摸清了牡丹的家族,测清了它的亲缘关系,牡丹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已取得五项世界第一研究成果。

  依托该平台建设,洛阳市特色农业已经全面对接华大基因先进技术,整体提升牡丹、谷子等育种和繁育水平,助推洛阳乃至中原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硅谷”。

  事实上,农业科学研究是创新源头,而农业示范园才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为实际生产力的“高效转换器”。洛阳市农业局能源环境保护站站长谢长松介绍,目前洛阳完善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园区60余个,面积20万亩,辐射带动以“三沼”为纽带的循环农业面积150万亩;建成100个循环农业示范村,示范村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率、优质良种覆盖率、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使用率、科技培训入户率、物业和公益服务入户率均达到100%。

  “产学研用推一体化”研发体系让洛阳的农业更接地气,凝聚了创新力量,也拓展了创新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农民获益,同时提升了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内生动力。

  洛宁县上戈镇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优质苹果之乡。前些年,由于果园老化、栽培技术落后,苹果种植的效益差强人意。随着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的进驻,上戈苹果种植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并引发了一场“传统苹果种植革命”,来自荷兰的苹果新品种,自根砧育苗,网格化栽培,水肥一体滴灌技术等让人眼前一亮。在9月20日开幕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洛宁上戈苹果最抢中外采购商的眼球。

  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是我省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区。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借助压力系统和地形自然落差,根据不同时期果树的需水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等状况,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果树,有效提升了科学种植水平。滴灌技术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可以节约3/4的用水量,每亩地每年能节约成本400元。

  有科技支撑,农业才能走得更远。2015年,洛阳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10年的50%提高到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快构建,旱作农业、基因育种、农业物联网、全程机械化等亮点纷呈。洛阳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96家,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新农人掌勺】担纲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领头雁”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诗人海子的田园梦想曾经是很多人的期盼,但在以“进城务工”“城市户口”为荣的时代,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能是非主流的诗人情怀。现在,在洛阳,海子的田园梦想正逐渐被更多的新农人们一点点地变成现实。

  位于伊川县江左镇张庄村的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了“智慧农业”,种瓜种果实现了智能化。温棚里,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的特殊仪器,每10秒采集一次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后台比照标准做出施肥、浇水、通风等指令。员工拿着手机,就能接受系统服务器发来的信息,并具体执行开机操作。如若湿度不够,动动手指,就能让灌溉的喷嘴吐出“一头雾水”来。在这个面积500多亩的设施农业园,一部手机就能把生产管理“搞定”。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