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安徽:夯实基础提效能

发布时间:2016-11-02  来源:新农网
摘要:在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湖滨村红土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艳艳的辣椒、紫色的茄子,一棵棵整齐地伫立着。“投入品购买,每个生产步骤都须记录;企业检测合格后,出具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方能交给采购商。”理事长余世科说,“随着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种出的蔬菜基本

  在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湖滨村红土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艳艳的辣椒、紫色的茄子,一棵棵整齐地伫立着。“投入品购买,每个生产步骤都须记录;企业检测合格后,出具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方能交给采购商。”理事长余世科说,“随着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种出的蔬菜基本没有农残,效益也大大上升。如今我们不但有自己的销售点,还供应永辉等45家大型超市。”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须统筹兼顾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农产品只有充分体现优质优价,让市场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质量安全建设,多方共赢,现代农业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安徽省农委主任孙正东说,“近年来,安徽大力组织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正在这一框架下有序开展。”太湖、金寨、宣州、和县、长丰,这5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都形成了哪些经验?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抓全面覆盖,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在太湖县晋熙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里,农残、药残、水产三种检测设备一应俱全。“仪器、设备均是县里统一配备,平均每月我们要检测400个样本。”监管站职工李传艺说。

  今年初,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被首次列入安徽省民生工程,确定新建800个乡镇站农残快速检测系统、400个畜产品重点乡镇兽残和抗生素残留快检系统、200个水产品重点乡镇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系统。“这在全国也是首次,给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了‘过滤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孙正东说。

  宣城市宣州区农业、食药监、公安等20多个部门组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区农委、编办、人社等部门对乡镇站监管人员实行专职专岗,一改监管人员由农技人员兼职的现象。此外,通过信息共享、案件互送、专项整治、联合执法等10余项工作制度,加强了跨部门合作、跨区域协作,有效提高了联合监管执法效能。”宣州区区长汪侃说。

  同时,安徽省还重点加强乡镇(区域)监管员、检测员、协查员、内检员“四员”队伍建设。5个创建县均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全面实施巡查和常态化监测,村级协管员已达1069人。长丰县已建立乡村监管网络306个,网格包联人员每生产周期不少于4次、重点农时生产季节每半个月不少于1次开展日常巡查,并且建立巡查工作档案。

  抓关键环节,产出来的都是安全的

  “和县有‘和县蔬菜放心吃’的说法。”和县执法大队队长李永付说,“现有农业生产模式中,一家一户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要管住每家每户,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当其冲便是投入品管理。”

  早在2001年,和县就着手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明令禁止禁限用农药。2013年颁布《和县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在全县范围内禁售73种农药,凡国家规定禁限的全部禁售。

  “管住经销商,基本就管住了投入品的核心。我们将信息上传与财政奖补挂钩,和县的经销商每一笔进货、销售,只要做账,销售对象、商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就自动上传到监管平台。”和县农委副主任徐建兵说。

  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宣州区的监管平台上都能看到销售时间、数量、流向、用途等详细信息。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彭晓明说:“2015年以来,宣州区共创建‘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27家,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27家,兽药GSP认证企业74家;同时推行农药经营处方制,引导人们严格按照处方单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宣城市田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每隔一段就有绿色的农药废弃袋、废弃瓶回收桶。“我们积极探索推进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原则是谁销售、谁回收。这正是以经销台账制度建立完善为基础的。”彭晓明说。

  据了解,5个县均对农药、兽药、饲料等重点农资产品全部实行登记备案、推行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所有“菜篮子”产品种养基地、生猪屠宰场、奶站等全部实行投入品安全使用、生产记录、自律性检测和肉品检验、流向登记、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研发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金寨县与安徽农业大学深度开展校县产学研合作,围绕重点特色产业,组建8大联盟,推行首席专家、县专家团队、服务多个经营主体的“1+1+N”模式,积极发展稻虾麦、猪沼鱼、栗茶药等循环农业。

  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局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张太保告诉记者,大棚辣椒秋延越冬在田保鲜栽培、高温煮田土壤调理等4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和县制定了20多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除基地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生产外,还引导一家一户按照园区模式生产,从农资购置、育苗、生产到采收、包装、销售,都严格按照标准规程操作。

  抓消费倒逼,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监管链条

  田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批次蔬菜即将销往上海。这些蔬菜“走”到消费终端前,基地、市场、超市均要进行检测,还必须出具产地准出证明。

  “根据我省有关规定,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集中交易市场,市场开办者必须查验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严禁不合格食用产品上市,使产地食用农产品由‘规模必检’转向‘入市必检’。”安徽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处副处长宋执勇说。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是该省民生工程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安徽省将拿出合计3000万元,对2015~2016年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经营主体进行补贴。

  在太湖县花亭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扫描“程岭”黑猪的二维码,品种、生长周期、防疫情况、屠宰时间、检测实验室数据等信息一应俱全。这一产品上有两套追溯体系,一套是其主要承销商提供的麦咨达追溯体系,另一套则是由太湖县农委开发的监管与追溯平台,已于2013年上线。目前,该追溯体系已纳入118家农产品生产企业,涵盖肉鸡、猪、茶叶、蔬菜等。宣州区的华卫集团是一家规模达1000万羽的肉鸡生产企业,他们自行研发的追溯体系,幼禽孵化、饲料加工、鸡舍养殖、集中屠宰、分装销售等生产全过程一目了然。

  2015年,长丰县投入237万元建立集政府监管、生产管理、消费查询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网络平台,将全县434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信息库,对51家县级以上经营主体赋予账号和密码,实现生产主体和农产品可追溯率达100%。

  安徽省将搭建省级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优先选择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几类农产品,开展“身份证”计划行动,统一实施追溯试点。2016年明确29个生产经营主体、2017年明确40个生产经营主体统一开展试点,逐步扩大追溯范围。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