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黑龙江大庆去年农业增加值实现210亿

发布时间:2017-02-17  来源:新农网
摘要:供给侧改革的扎实推进使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经达到1.7万个,带动农户9.1万户,培育种养大户1.4万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市农业发展活力被激发,去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210亿元,同比增长6.6%,农民人均可

 

  供给侧改革的扎实推进使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经达到1.7万个,带动农户9.1万户,培育种养大户1.4万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我市农业发展活力被激发,去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实现210亿元,同比增长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60元,同比增长5%。

  我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我市正在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调整种植结构,在玉米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亩均增收384.7元;新增水田13.5万亩,总面积达190万亩;新增棚室和露地果蔬7万亩,总面积达66万亩;杂粮杂豆总面积达197万亩,其它经济作物为12万亩。

  我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逐渐形成了玉米、水稻、果蔬和杂粮等为原料的6大产业链条,让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提高经营收入。去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实现600亿元,增长9%。

  另外,我市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大、黑龙江农科院等重点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农业科研共建项目3个,研发引进玉米新品种15个。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我市去年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新增农机合作社10个,总数达到85个;新晋省级规范社6个,实现了省级规范社“零”的突破,机械整地面积达到307万亩;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完善建设物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23个。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附加值

  农产品“种得好”要向“卖得好”转变,这是省市两级政府积极倡导的农业发展方向。去年,我市坚持围绕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更好”转变,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市借助肇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个平台,使得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全市新增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2100个,带动了物流配送、冷链设施等发展。

  去年,全市新建省外展示旗舰店4家、省内品牌连锁店15家,提档完善北上广深特色体验店3家,入驻全国主流超市商场设立专柜企业25家,进入黑龙江绿色食品销售网络平台和国内外知名电商网站的企业30家,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实体、网络众筹、集团定制、会员配送、活动展示和对外出口等多种销售方式,实现线上收入5.95亿元,线下收入2.1亿元。

  此外,我市还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开通对俄果蔬出口“直通车”,对俄果蔬出口达到15000吨,实现销售额1950万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000万美元;“三品一标”总数达到575个,其中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分别达到17个、140个、41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

  培育农产品知名及以上商标72件,其中全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40件,肇源大米进入全国知名地标农产品20强,品牌价值达到83.53亿元。农产品安全监督全年抽检300批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我市还着力构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开通二维码信息追溯平台食品生产企业37家,绿色食品企业全部加入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截止到2016年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经达到1.7万个,带动农户9.1万户,培育种养大户1.4万户,经营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537个,发展家庭农场1261个,同比增长18.2%,农民合作社达到1925个,同比增长4.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27家,其中年销售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0家,农产品年加工能力886万吨,带动种植基地面积650万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有序开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81.8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187.1万亩,占村集体耕地面积的20.4%,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档案清理和入户调查工作。外业土地测量测绘工作基本完成,累计实测耕地面积1018.4万亩,占县(区)上报农村集体耕地面积的107.1%,已有55个乡(镇)、473个村完成了外业任务,分别占乡(镇)、村总数的95%和98%,实测家庭承包地面积890.3万亩,涉及农户34万户。

  美丽乡村和扶贫工程改变农村民生

  去年以改变我市农村民生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年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达到20余亿元,重点推进36个巩固提升示范村、50个在建示范村、196个重点村、203个达标村建设,全市达到评定标准示范村82个,其中肇源县联结村、和平村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扶贫攻坚多措并举,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4.2亿元,完成整村推进脱贫20个,脱贫人口29490人。

  我市先后组织召开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社会帮扶工作座谈会、金融扶贫工作座谈会和产业扶贫座谈会议,强化了“百企帮百村”、领导定点包扶、单位驻村帮扶等有效措施。全市开展脱贫就业培训班164次,培训贫困劳动力5270人,培训致富带头人236人,转移贫困劳动力8259人。教育资助贫困家庭3680个,重特大疾病救助贫困人口1256人,临时救助贫困人口1827人,纳入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户的贫困户8811户。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