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吉林集安市头道镇东村第一书记精准施策 玉木耳 甜瓜 有机稻 “造血”脱贫

发布时间:2017-07-13  来源:新农网
摘要:戴上草帽,穿上胶鞋,奔向牵挂的田间地头。他习惯了这里的小路,习惯了这里的山风……2016年,通化市环卫处党委书记李忠伟加入了扶贫队伍,成为集安市头道镇东村第一书记。他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把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变成闻名的脱贫村,用实际行动

  戴上草帽,穿上胶鞋,奔向牵挂的田间地头。他习惯了这里的小路,习惯了这里的山风……2016年,通化市环卫处党委书记李忠伟加入了扶贫队伍,成为集安市头道镇东村第一书记。他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把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变成闻名的脱贫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致富歌。


  贴近群众访民情 实打实干不弄虚


  集安市头道镇东村地处集安市西部,幅员12.13平方公里,共有村民520户,人口总数1765人。村里没半点儿产业,村民靠着“一亩三分地”的春耕秋收和外出打工清贫度日。


  初来乍到,李忠伟把逐户走访困难群众、精准认定帮扶对象作为工作重点,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深入了解每户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困难原因等实际情况,并及时召集村干部讨论制定帮扶措施,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最终确定贫困户42户,贫困人口109人。


  为了使自己的工作与情感能够真正贴近村民、贴近实际,李忠伟主动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驻守在村中,随时随地和村干部研究讨论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与党员群众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2016年,村民张永春家中发生火灾,所有财产全部烧光,暂时寄宿在亲戚家中。李忠伟得知消息后与村干部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组织临时救助,并帮助其完成房屋新建。张永春感激地说:“李书记真是俺们的贴心人!”


  走访中李忠伟发现,进出村的路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泞的时候,自行车得扛着走,农用车都开不了。为这,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往村里嫁,村里的年轻人也都想往外奔。看着这样的情景,李忠伟坚定了一个信念:既然扎根这里,就要为乡亲们实打实干点事儿。


  在李忠伟的奔走努力下,东村规划设计了文化大院工程、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工程、道路硬化工程、防洪堤坝工程、大田附近设施改造工程、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等10个项目。截至目前共修建机耕田灌溉水渠6500延长米,水泥路5.385公里。73岁的村民苏贵祥激动不已:“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了,盼了半辈子水泥路,今天终于铺成了。”


  “造血”筑牢脱贫梦 产业铺就致富路


  发展民生事业、完善基础设施还远远不够。在李忠伟看来,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对象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换句话说,要想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必须得有产业,而且产业必须要稳定。


  可是,面对这样一个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村子,产业从哪来?


  去年,李忠伟带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几经奔波,到外地取经学习脱贫致富项目、先进生产经验。为了节省开支,他们饿了就只吃盒饭、方便面,困了就蜷缩在车里睡一会儿。在考察过程中,李忠伟对玉木耳项目产生浓厚兴趣。


  玉木耳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专家潜心研究多年的木耳品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从配料到采摘仅需70来天,一年可栽培2批。其特点是肉厚、质脆、口感好、营养丰富,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食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取回致富经,李忠伟如获至宝。当年,东村就与吉林农大合作,投资125万元(其中通过招商100万元、村集体投资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发展玉木耳项目。目前流转土地30亩,修建大棚8个(其中村集体两个),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玉木耳。2016年该项目获纯利10万元,其中30%用于贫困户分红,4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30%资金用于开展玉木耳菌棒培育项目。目前,已经完成菌棒车间建设,年可生产玉木耳菌棒40万棒,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扩建了800平方米的菌棒发菌车间和修整2000平方米的菌棒基地广场,年产菌棒将达到100万棒,再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继续采取贫困户以劳动力参股或以地入股的形式参与项目之中,村集体拿出收入的30%对贫困户进行分红。


  李忠伟常与村民谈心、拉家常,鼓励大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出贫困群众主体意识。在他的带领下,东村一天一个变化:


  ——去年5月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东村原有施工队,参与到通化市区暖房子工程建设中,妥善安置东村剩余劳动力6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为施工队村民增加人均收入约3000元。


  ——去年冬季,通化市城建局环卫处在清雪时,为东村120人提供岗位,每人每次清雪可收入100元。每人可保证增收2500元,村集体可增收10万元左右,切实解决贫困户及村民冬闲的问题。


  ——争取蔬菜调价基金200万元,充分利用交通便利优势,积极发展围城经济和绿色产业,新建蔬菜温室大棚8个、面积20亩,并对原有蔬菜大棚进行改造升级。


  ——鼓励村民种植东村传统项目甜瓜(西瓜、香瓜、地瓜)和有机稻米。


  在李忠伟的带领下,东村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带着感情去工作,先后多次带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42户贫困户送慰问金5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的科技水平,李忠伟积极协调通化市科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邀请农科专家深入群众,到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共同研究解决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免费发放农业科技图书600多册。


  党建工作重夯实 服务水平再提升


  “打铁还须自身硬”,李忠伟常常教育身边的干部说:“只有自己自身干净,说起话来才有说服力”。他不论给群众办了多大的事情,一律不到群众家里吃饭、喝酒。


  李忠伟始终把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关键,坚持在抓班子、带队伍、强团结、增素质、明制度上下功夫。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工作程序,他先后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为包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有计划地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化宗旨观念和责任感,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把扶贫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将扶贫村打造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机关部门的教育基地、各单位职工发挥作用的舞台。


  定期的理论学习、干部培训、“三会一课”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自身素养;完备的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规范了村务各项工作;扎实的班子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村民的能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2016年12月11日,经省、市两级脱贫部门领导验收,东村已经完成贫困户脱贫工作,2017年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看似平常却艰辛。看到东村发展日新月异,脱贫工作开花结果,李忠伟喜不自禁,对下步工作信心满怀。“即使将来的路再远,我也能走回大山,因为这里有我的骨肉乡亲;即使将来的路再难,我也坚信,奔小康的路上一定会有我相伴,因为你的愿望流在我的血液里……”李忠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