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云南芒市中山乡 傈僳群众种上“甜蜜果”

发布时间:2017-08-09  来源:新农网
摘要:身着傈僳族服饰的姑娘正在采摘蓝莓 从芒市城区驱车前往中山乡黄家寨村茨竹坝村民小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车窗外掠过层层叠叠的翠绿。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阿克咪”蓝莓园。 上百亩的果园里,一棵棵蓝莓树上挂满了一簇簇晶莹饱满的果实。几位身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姑

云南芒市中山乡 傈僳群众种上“甜蜜果”


身着傈僳族服饰的姑娘正在采摘蓝莓

 

  从芒市城区驱车前往中山乡黄家寨村茨竹坝村民小组,公路蜿蜒盘旋在山间,车窗外掠过层层叠叠的翠绿。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阿克咪”蓝莓园。

 

  上百亩的果园里,一棵棵蓝莓树上挂满了一簇簇晶莹饱满的果实。几位身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姑娘正在和游客一起采摘蓝莓,她们一边摘一边用动听的歌声表达着丰收的喜悦。“最近正值蓝莓成熟的季节,来采摘的游客比较多,村里的妇女从早到晚在果园里忙碌着。特别是周末,来摘蓝莓的游客能有上百人,虽然是忙了点,但一天收入也不少。”村民余秀美说。

 

  “阿克咪”是傈僳语甜甜蜜蜜的意思,对当地群众来说,蓝莓园就是他们甜蜜的事业。2011年,芒市中山乡1212引进了农业特色种植科技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茨竹坝村民小组发展蓝莓产业,村里34户农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参与,最多的一户入股山地面积达180多亩。

 

  然而,蓝莓种植也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就在蓝莓树长势喜人的时候,公司因经营不善,停止了资金投入。公司拿不出钱来投入,还欠了农民的工资,最终双方协商由种植户自己管理各自土地上的蓝莓树。

 

  村民小组长余二介绍,村民把土地入股后,平日里只是到基地里打打零工,对蓝莓种植、管理等技术一知半解。今后该如何发展难倒了村民们。

 

  “不能让一个就要产生效益的好产业半途而废。” 2016年4月,中山乡党委派出工作组进驻茨竹坝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带动产业致富”的示范点创建工作,帮助村党支部成立了芒市“阿克咪”蓝莓种植合作社,并在蓝莓园内套种了120000株美国山核桃。当年,一部分蓝莓开始挂果,但由于前期管理不善,果树挂果率不高,仅产蓝莓900多公斤。但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仍让群众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为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题,中山乡党委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芒市邮政电子商务平台、微商、水果批发商和冷饮店代销等方式,为当地蓝莓种植户打开销售渠道。去年以来,中山乡将蓝莓种植开发与乡村生态旅游结合起来,通过蓝莓休闲采摘、蓝莓特产销售、乡村农家乐和民族民风体验等活动,让农民真正尝到了蓝莓的“甜蜜”。

 

  今年,园内已挂果的蓝莓有47.5亩,合作社通过网络销售、游客入园采摘等方式成功销售蓝莓近2000公斤,实现收入13.5万余元。蓝莓入园采摘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傈僳族射弩、蔑弹弓、打陀螺等传统体育项目,购买当地农副产品和特色小吃,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餐馆生意火爆。“今年蓝莓卖了1.5万元,感谢乡党委和合作社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找销路,带领村里的群众致富。”茨竹坝村民小组建档立卡户施万元高兴地说。

 

  中山乡宣传委员尹云仙介绍,乡党委将继续巩固“党建带动产业致富”的创建成果,大力发展农村庄园经济和乡村旅游,利用每年蓝莓和山核桃的成熟季节,举办美食节,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小吃、水果销售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带动农户在农产品销售、网络电商和旅游服务方面的收入,让乡村旅游热起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