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贵州:“爱民井”润泽红土地

发布时间:2013-09-27  来源:贵州日报
摘要:一口口水井涌出甘甜的泉水,一台台钻机日夜紧张地作业……金秋时节,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再次从千里之外奔赴黔北红土地。 赴黔抗旱突击队总指挥、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李乃刚指着“打井成井进展图”,坚定地告诉我们:“这次将在遵义、毕节地区打井38口,全力早日解决旱区

  一口口水井涌出甘甜的泉水,一台台钻机日夜紧张地作业……金秋时节,北京军区给水团官兵再次从千里之外奔赴黔北红土地。

  赴黔抗旱突击队总指挥、内蒙古军区副参谋长李乃刚指着“打井成井进展图”,坚定地告诉我们:“这次将在遵义、毕节地区打井38口,全力早日解决旱区人民的缺水之困,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亲切关怀送到老区人民的心坎上。”

  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组建于1974年,长年坚守北疆,转战大漠戈壁,为解决部队野战给水和当地群众饮水难问题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战果”,先后被表彰为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被中央军委荣记集体一等功,被各族人民群众誉为“草原水神”。

  这是一支装备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字号部队。该团是集水文地质勘查与凿井施工于一体的国家甲级工程勘察单位,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文地质钻探设备、凿井设备及各种物探找水仪器,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井钻探和物探找水技术。

  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传奇团队。曾涌现出“模范团长”李国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他们与国内多家大学联合打造人才队伍,攻克了跑风、漏气、卡钻等诸多难题,在国内创下了单井日均出水量最大、单井进尺最深等多项纪录。在苏丹达尔富尔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创造了在极度缺水区打出供水井的奇迹,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这是一支敢于打硬仗的部队。近年来,给水团不怕苦累,连续作战,创下了跨区到云南、河北、山东等省份支援打井的历史。2011年,贵州发生了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当年9月,在团主官的带领下,紧急抽调220名官兵千里机动开赴贵州找水打井。40个昼夜的攻坚,官兵们在贵阳、安顺、黔东南和铜仁等地成功打出了30眼抗旱水井,喷涌的甘泉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今年贵州省88个县(市、区)再次发生不同程度旱灾,15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1000多万人饮水困难,旱情持续蔓延。经省政府请求,省军区向成都军区请示,军区向总部报告。给水工程团再次接到了赴黔抗旱打井命令,8月16日凌晨,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在腰鼓队的清脆鼓点中,经过80个小时的铁路机动,途经8个省(市、区),行程3200余公里,100多名官兵、27台车辆装备终于抵达遵义市火车南站。

  灾区就是战场,钻井就是战斗。仅两个小时,官兵们就完成了车辆装备物资卸载,开赴遵义市绥阳县和桐梓县任务区,实现了当天卸载,当天展开,当天开钻。

  巍巍耸立的井塔,轰隆飞转的钻井,给灾区人民带来希望。在各任务点,给水团官兵,采取三班倒,人停机不停,钻机昼夜轰鸣。

  1米、2米……19日19时10分,连续奋战74小时,钻进97米时,官兵们见到了入黔以来的第一股甘泉。该井出水量每小时40吨,有效解决了3.2万人生活用水和700亩水田的灌溉用水。

  出水成井的消息一传出,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捧着清冽的甘泉水,尝了又尝。

  当乡亲们还沉浸在喜悦中时,官兵们却早已悄然转战到下一个打井点了。

  每一眼井都是一块“硬骨头”,每一眼井都有官兵诉不完的“苦与乐”,每一眼井都是官兵们履职尽责的见证!在各任务点,“草原水神再出征,革命老区立新功”、“宁愿自己喝苦水,甘为人民掘甘泉”等标语在机台上随处可见,一面旗帜、一条标语、一句口号,就是他们勇往直前的战斗号角。

  给水团副团长田碧海介绍说,在打井过程中,尽管没有时间上一堂完整的教育课,但在遵义时时刻刻都接受着浓郁的红色文化熏陶,感受着老区人民的质朴与热情,官兵们把打井机台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努力为遵义老区多打井、打好井。

  “部队打井队来了,部队打井队来了……”眼看着受旱灾影响,主要经济作物烤烟、方竹笋就要大量减产,“农家乐”游客也只有往年一半的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村民盼来了给水团的官兵。

  当山堡村党支部书记令狐昌荣带着大伙,给官兵们送来鸡蛋、腊肉、苹果等物时,正忙着安装钻台的部队官兵一一婉言谢绝。他们告诉乡亲,我们有红军传承下来的群众纪律,原来,给水团根据老区的民风民俗特点,编印了《抗旱救灾群众纪律13条》等口袋书,明确规定,不得随意接受驻地单位和群众的慰问品,如出于尊重当地民族习惯不便推辞的均按价付款,部队转场时要及时补偿果树、青苗损失等费用。

  19日23时,突击队终于打出了一眼井深101米,出水量每小时50吨的深井,山堡村群众看着一股清泉从井中喷涌而出,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部队过硬的作风更受到老区人民的一致赞誉。

  30多天里,官兵就把“家”安在钻机旁,吃在工地,住在帐篷。实在累了就地打个盹,困乏了仍咬着牙坚持不下钻台,确保了钻机全天候连续运转,目前,用辛勤的汗水成功打出水井17眼,有效解决了50万人畜饮水和4万多亩农田灌溉用水,在红军曾战斗过的黔北再次谱写了新的爱民篇章。

打印 责任编辑: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