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从农民到雇主和工人双重身份

发布时间:2013-10-31  来源:合肥晚报
摘要:48岁的宿州农户陈丙辉活了半辈子后,才发现,“土”竟然可以变成“金”。点土成金的便是宿州?桥首尝的土地流转信托计划。“没必要在外面飘着了”,陈丙辉不再打工,还乡已一年。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丑化乡下人“老土”,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基。

  48岁的宿州农户陈丙辉活了半辈子后,才发现,“土”竟然可以变成“金”。点土成金的便是宿州?桥首尝的土地流转信托计划。“没必要在外面飘着了”,陈丙辉不再打工,还乡已一年。

  村里来了一群陌生人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但两年前的10月,宿州?桥区朱仙庄镇里来了一批陌生人。

  这群陌生人开始放眼一马平川的淮北平原,其中就包括陈丙辉家豆浪翻滚的12亩农地。很快,村书记找到了陈丙辉一家,转达了陌生人想转租农地的意愿。

  开出的价码,令他百思不得其解,“提前一年付地租,按每亩保底收入1000斤小麦给。”

  “不干活,不纳粮,还拿钱?”陈丙辉说,若不是大队书记拍着胸脯,他实在无法相信天底下竟有这等坐享其成的好事。

  签了协议后,陈丙辉发现,据说这些来自省城合肥的陌生人,是千真万确开始种地了。

  家门口数千亩的土地在轰隆的机械化作业下被重新平整,一排排塑钢蔬菜大棚、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巨幅“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的广告牌高高竖立了起来。

  雇主和工人的双重身份

  陈丙辉所在的宿州?桥区塔桥村,就坐落在数千亩的农业示范园深处。以往,如果不是农忙时节,人口不多的小村里,少见青壮男人宽阔的背影。

  陈丙辉育有一双儿女,一个嫁到湖北,一个留在宜兴打工。 “我也就是农忙时回来,平时都在城里扎钢筋,她(老婆)不会开拖拉机(没法收割)。”站在家中三百多平米的小院里,陈丙辉憨憨地笑着说,钢筋工出身的他,一直在江、浙、沪、皖四处打工。

  自从家中8亩农地的经营权被流转给合肥一家循环农业企业,陈丙辉连续两年都提前兑现了8000元的地租。

  但更好的消息接着传来,“前面的农业示范园在招聘蔬菜大棚里的种植员,一个月月薪1500元。”陈丙辉算算,一年的收入保底也在两万多。

  “不打工了,回家。”陈丙辉很决绝。

  现在的陈丙辉肩上有双重身份,他既是土地流转后转租给农业示范园的雇主,又是这座示范园蔬菜大棚里的农业工人。

  蔬菜不用土也能种,钢塑大棚的果蔬从来不打农药,黄瓜藤子降下来后还能再结出果实?在农业示范园里,当了一辈子农民的陈丙辉傻了,原来这群城里的陌生人是这么种田的。

  钢塑大棚、无土栽培、有机基质肥,在园子干了一年多,陈丙辉对这些农业科技术语滚瓜烂熟。

  “园子里有技术员,专门负责教我们。”陈丙辉在一株黄瓜秧边,大手一挥。他指指身旁同样来打工的农户说,“这里最大的74岁,我算是里面比较年轻的,想进这里来干活名额毕竟有限。”

  陈丙辉的爱人话不多,她连声应道,还乡后,48岁的丈夫从过去的满面风霜,变得满面红光,连精神气儿都大好于前。

  陈丙辉84岁的老父亲总爱背着手到示范园里遛遛弯。老人家觉得不可思议,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竟然也当起了“地主”,不下地,不交粮,无忧天灾颗粒无收,还能倒拿钱?

  “听说最近又搞了啥信托,示范园面积扩大了两千亩,等今后发展好了,准备把孩子们都喊回来。”陈丙辉怀抱着小孙子,倚靠在院门前,远望那片新翻的泥地,嘴角泛起长久的笑容。

  记者手记

  悄然回归的 土地崇拜

  乡土中国里,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庙渐渐消逝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潮涌动之下,“农二代们”对土地崇拜表现出集体漠然。

  在宿州?桥,土地崇拜在悄然回归。

  肇始于小岗村的分田到户,曾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而今首次破冰的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计划,再次释放出新的经济增长力。

  宿州?桥的农户们开始重新认识土地的价值。大批资本和企业在不触及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得以借助土地信托计划“汇入”田间地头。

  而今,这一土地流转试验似乎初见成效。一拨中年的打工族首先回归故土,村落里不再只是“九九三八六一部队”(老人,妇女,儿童)一统天下。土地流转无意中捎带了城镇化这份“副产品”。

  35年前,土地改革“由合到分”;35年后,土地流转“由分到合”。

  历史总是偶然中透露着必然。市场的无形之手,促进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冥冥中,在淮北平原导演出一幕充满期待的“土改大戏”。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