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内蒙古赤峰市:促转型谋发展 红山区农村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6-03-15  来源:新农网
摘要:2016年,赤峰市红山区充分依托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以城市需求为导向,调整种养植结构。 一是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工作。充分利用区政府出台的引导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对红山区现有设施农业棚区进行提档升级,以花卉、特色水果、特菜等经济作物为载体,完成南大营子村

  2016年,赤峰市红山区充分依托地处城市近郊的优势,以城市需求为导向,调整种养植结构。

  一是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工作。充分利用区政府出台的引导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对红山区现有设施农业棚区进行提档升级,以花卉、特色水果、特菜等经济作物为载体,完成南大营子村、二道井子村、黑沟门村三个棚区的升级改造,实现设施农业棚区向园区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业提供发展平台。

  二是加大种植业、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减少普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种养殖,为农牧业产业发展提高提供新动力。

  适当调减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种植鲜食玉米、高淀粉玉米及粮饲兼用玉米等专用玉米品种,同时在文钟镇建设包括富硒谷子在内的优质有机杂粮作物种植基地,推动红山区农业向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结合红山区畜牧业实际和市场需求,启动“两心、三带、五型”的发展战略,沿赤新线、306国道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提升竞争力和服务能力、畜禽产品自给率。

  两心:构建红山区畜牧业发展的知识转化创新中心;构建红山区现代畜牧业技术和推广服务中心。

  三带:奶牛优势产业带(以红庙子镇西水地村为重点,建设西水地村、聂胡地村的区东奶牛优势产业带),肉羊肉牛特色发展产业带(沿赤新线,以文钟镇西水泉村、南大营子村为重点,建设包含西水泉村、南大营子村、柳条沟村、二道井子村、三道井子村的区南肉羊肉牛特色发展产业带),生猪优先培育产业带(以306国道为轴线,建设包含文钟镇文钟村以南、文钟镇黑沟门村、文钟镇三眼井村、文钟镇东三眼井村的环区生猪产业带;以及红庙子镇郎家营子村、红庙子镇聂胡地村的生猪优先培育产业带)。

  五型:设施型畜牧业、生态型畜牧业、特色风味型畜牧业、观光型畜牧业、效益型畜牧业。

  三是进一步强化为农牧业企业发展服务意识,帮助企业立项目、搭平台、开绿灯。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在融资、用地、税收等政策上进行倾斜,共同推动红山区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为确保2016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本着早谋划、早部署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编制《赤峰市红山区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了全面掌握全区农村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及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下一阶段农牧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我局在2015年末深入各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了《赤峰市红山区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在1月末召开论证会和2月初逐一征求了各涉农镇办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并与上周五再次召开论证会,加快《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定稿出台。

  二是在全区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基础上,我局进一步制定细化了我区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和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战略目标,确定了“两带、八园、九基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和“两心、三带、五型”的特色畜牧业发展战略,目前三个规划初稿皆已完成,正在进一步细化完善。

  三是牢固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先的绿色技术推广理念。根据我区的自然条件,集成杂粮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使杂粮生产的整个生育期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首先选用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科学选择播种时期和适宜密度,为高产优质提供基本保障;第二通过采用配方肥及推进有机肥替代,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杜绝化肥残留;第三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推广高效生物农药,逐步缩减化学农药使用量;第四大力推广加厚地膜,即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又减轻了耕地的残膜污染。积极采用以上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确保杂粮生产的提质增效。

  2016年春耕备耕,畜牧春防、接羔保育工作已经开始。赤峰市红山区农牧业工作人员将按照既定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落实计划,深入各村,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指导培训,确保春季生产顺利,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