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安徽省特色产业助村脱贫

发布时间:2016-11-12  来源:新农网
摘要:11月5日,记者来到金寨县吴家店镇飞机场村。远远望去路边一排黑色光伏板,板下是灵芝种植大棚。大棚里地上和灵芝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孢子粉。“这层粉富含营养物,每克售价50元。”金寨县力源食药用菌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海告诉记者,一个棚年纯收入可达万元以上。通过技术扶

 

  到2018年,安徽省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至少发展一项特色种养业——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自然禀赋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

  特色产业扶贫,选择合适的产业是关键。在金寨,眼下药用菌产业正迅速壮大,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11月5日,记者来到金寨县吴家店镇飞机场村。远远望去路边一排黑色光伏板,板下是灵芝种植大棚。大棚里地上和灵芝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孢子粉。“这层粉富含营养物,每克售价50元。”金寨县力源食药用菌合作社负责人李文海告诉记者,一个棚年纯收入可达万元以上。通过技术扶持,村里不少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搞光伏发电和灵芝种植复合经营,迅速脱贫。

  在休宁县,梓坞等22个边远的贫困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有机茶、泉水鱼、菊花等产业,今年上半年产值66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41户117名贫困人口脱贫。

  今年初,我省出台意见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提出发展7类特色种养业生产专业村。“全省3000个贫困村情况各异,贫困户自身条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各不相同,不能一刀切。”省农委负责人强调,精准脱贫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金寨适宜种药用菌,产业基础较强。”金寨县农发委党委书记杜继甫介绍。金寨森林覆盖率达75%,天麻、茯苓、灵芝等药用菌野生资源丰富且品质优异,是全国知名的食药用菌产地和交易集散地。比如,沙河乡一度成为全国灵芝第一乡,金寨茯苓栽培也有100多年历史。

  同样,休宁县青山绿水,生态优势非常突出,有种茶、制茶传统。“考虑偏远山村的优势和产业基础,选择发展有机茶等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销路很好。”该县农委负责人表示。

  “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说的就是发展什么产业要从自然禀赋出发,因地制宜。专家指出,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首先要摸清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选择脱贫产业,这样才最容易为群众所接受,也最容易取得成功。

  培育扶贫产业不是权宜之计,要“扶龙头”壮大规模,让产业可持续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贫困地区的资源条件看,当前安徽省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大别山区和皖北农村,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土地、山场、水面等资源条件好,有些特色农产品在历史上还颇有名气,但没有发挥好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究其原因,还是资源没有开发成产业。

  按计划,到2018年,安徽省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村至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本上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让贫困地区的资源转化为稳定发展的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否则产业只会“昙花一现”。

  李文海告诉记者,吴家店镇很多贫困村也曾想方设法搞特色农业,有的一度发展还不错。但由于没有企业带,难以承受价格波动,不成规模也竞争不过别人,三五年就在市场面前败下阵来。

  在砀山,近年来当地引进汇源等行业龙头,培育交易市场,向下游发展精深加工,向上游开发休闲旅游观光,不断延长产业链,梨产业越做越大,形成竞争优势和产地品牌效应,当地靠梨子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

  特色产业扶贫不是权宜之计。“过去药用菌难富农,因为产业链短,带动力差。现在引进龙头企业,搞深加工,建专业交易市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农户被带动。”杜继甫告诉记者,全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灵芝加工企业达11家,认证了金寨灵芝、天麻、茯苓地方地理证明商标,因为交易量大,金寨在天麻、灵芝上甚至具有全国价格的话语权。

  “今年3月份启动‘千企帮千村’行动,动员全省民营企业帮扶1000个贫困村,帮助其培育和发展产业。”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滁州,志成食品帮助当地建设多个标准化养鸡场,统一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和产品回购,养鸡业从无到有,带动的农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

  目前,安徽省已经有2358家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实施产业培育项目208个,帮扶贫困村1697个、贫困人口54271人。

  精准选择带动主体,密切利益联结机制,避免“富了企业不富农”

  有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很好,但农民得益不多,主要是农民没有被纳入到产业链条中。

  “即使产业选好了、培育起来了,贫困户仅靠自身也未必能够脱贫致富。”省农委扶贫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大多数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主要原因是他们能力较弱,对市场反应不灵敏,而且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需要有人带一带、帮一帮。

  在马鞍山市,电商企业在12个贫困村设立了“信福小屋”,将当地土特产直销到外地。“我们村一直都生产手工扫把,但销售不理想,供过于求。但是在这个平台上一个月就销售出一万多把,大批农民受益。 ”马鞍山市和县官塘村负责人说。

  安徽省特色种养业扶贫意见明确,带动主体有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5类。这些主体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也是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更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关键。张瑞建议,各地要支持、激励和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脱贫攻坚中。

  如何让“大户带小户”?记者了解到,不少贫困村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构建科学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加以保障,效果很好。“康美来公司和合作社签订协议,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并且回收孢子粉。我们与农户签协议安排种植,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李文海说。

  专家强调,无论哪种机制都要加强监督,建立诚信档案,对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主体的失信行为进行惩戒,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和长远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