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外媒追打陕西“纸老虎” 揭露背后利益链条

发布时间:2008-07-03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摘要:今年6月29日,警方在现场展示周正龙拍照用的虎图。 去年10月12日,朱巨龙(右)参加陕西省林业厅召开的华南虎照新闻发布会时和周正龙握手。 本报记者 丁海涛/摄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个别官员是否亲自参与了造假,而在于政府公权力怎么会如此轻易被周正龙绑架

外媒追打陕西“纸老虎” 揭露背后利益链条

今年6月29日,警方在现场展示周正龙拍照用的虎图。

外媒追打陕西“纸老虎” 揭露背后利益链条

  去年10月12日,朱巨龙(右)参加陕西省林业厅召开的“华南虎照”新闻发布会时和周正龙握手。 本报记者 丁海涛/摄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个别官员是否亲自参与了造假,而在于政府公权力怎么会如此轻易被周正龙绑架”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安同发自北京 周正龙,男,54岁,中国陕西农民。2007年10月12日,他在西安召开新闻发布会,用浓重的陕西话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大新闻:我在森林中拍到了华南虎照片。
    这让外国媒体惊讶不已。华南虎属于极度濒危物种,1964年以后就再没有人看见它。当天,英国广播公司惊呼:“罕见的华南虎在野外被发现!它足以让那些担忧华南虎已经灭绝的研究人员感到惊讶!”几天后,德国《环保周刊》也援引当地物种保护专家的话说,“这个发现使老虎保护工作的未来显得更加光明。”
    然而,事隔8个月又27天,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马克·迈吉尼亚却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全世界:“罕见的华南虎是假的”。
感叹虎照“太完美”
    是真是假,实际上中国网民早有论断。然而,直到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才正式公布:“华南虎”是纸老虎。
    纵观这8个多月来,“周老虎事件”就像一幕精心编织的人间大剧:
导演兼主演:周正龙及一群地方官员。
    剧情:周正龙在邻乡村民家寻得老虎画1幅,成为后来他拍虎的“道具”。并在本村村民易某的帮助下,用事先制作的木质虎爪模具,在镇坪县北草坡的雪地里,捺印假虎爪痕迹后拍照。
    结局:周正龙造假,涉嫌诈骗罪,目前已被批捕。陕西省13名相关公务人员被处理,其中,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朱巨龙被免职,该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万云、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
这样一幕荒唐剧本是该早点结束的。
    就在周正龙宣布八天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傅德志就曾拆穿这个谎言:“这是一场闹剧,照片是假的。”然而,周正龙却理直气壮地称:“照片我照的,专家在放屁。”甚至西安市公安局人员也为他辩护:“没有造假迹象。”
    然而,当时敏锐的外国驻华记者也嗅出了其中的异味。2007年10月31日,英国《泰晤士报》率先发出报道:几十年来的第一张濒危老虎的照片拍的可能是一只“纸老虎”。“陕西省林业局官员在农民看到老虎的山上设立了关卡并禁止打猎,专家已经奔赴陕西省准备去寻找野生华南虎。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这张照片太完美以至于不够真实。”该报道称。
    不过,此时,关于华南虎照片究竟是真是假依旧众说纷纭,直到半个月后,一幅老虎年画被传到网上,人们开始觉得真相似乎即将大白于天下。
《科学》掀起打虎高潮
    这是一副2002年出版的年画,这副年画上的老虎和周正龙所拍到的几乎一模一样,惟一的不同是年画上的老虎趴在石头上。但在事实面前,周正龙和他身后的“挺虎派们”却依然选择了继续编织谎言。挺虎派代表人物王万云断言:愿以人头担保照片是真的!傅德志不干了,他随即也用人头担保照片是假的。
    愤怒之极的中国网民于是选择了用黑色幽默来“打虎”。一位中国网民利用Photoshop软件把老虎照和月亮成像照合成在一起,图片说明为:嫦娥一号发回首张照片,月球上发现华南虎一只,专家正在对照片真假做鉴定,预计结果将会在中国人登月后公布(大约2020年)。新加坡《联合早报》根据这幅照片发表文章《月球上的“华南虎”》称:拿中国人深感骄傲的航天事业恶搞,这是民意对“假”的报复。
    路透社在去年11月19日报道说:网上的帖子让中国“纸老虎”的争论白热化。
    2007年11月9日,世界权威科学杂志《科学》加入了质疑的大军。在这期杂志的“随机样本”栏目中,刊登了题为“珍稀老虎照在中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稿,文中附有周正龙拍的华南虎照片,图片说明是“平面的猫科动物?”
    这篇文章首先回顾了事件的过程:虽然这个物种理论上已经绝种,但是关于老虎在森林茂密的秦巴山区里活动的报道促使陕西官员向任何能够拍摄到老虎的人发放奖励(2万元人民币)。(2007年)10月12日,在西安的发布会上,曾经是一名猎人的周正龙,将自己拍摄老虎的过程告诉了全神贯注的听众。他说:慢慢爬到距离一个老虎不到20米的地方,然后抓拍了71张照片。当照相机闪光灯闪过,老虎吼了一声然后消失了。
    接着,该文引述中国网民和专家的观点提出照片虚假之处:老虎温顺的表情、不真实的毛皮颜色,以及这样一个事实——两张照片描画的是同一个老虎但是却身处不同的植被之间。“如果它能够被证实,这是一个令人非常兴奋的消息。但是首先,他们需要寻找毛发或者排泄物来进行基因核对。”华盛顿州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老虎专家格雷·克勒告诉《科学》。
    然而,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之声,2007年 12月4日,国家林业局发言人依然称,“不会越位对虎照进行鉴定”。
称赞网民“火烧纸老虎”
    但中国网民们还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网上鉴定”,可以说,他们成了此次“周老虎事件”最终真相大白的幕后推手。“此次陕西打虎战的终结,更再次印证了网络舆论的力量。尽管在处理程序上,有关方面采取了传统的保密措施,在发布会前滴水不漏。”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在第一时间报道说。
    路透社中文网也对此高度赞扬。“无论是网民还是专家学者,一开始就本着实证精神,进行非常细致的图像分析、证据查寻、情景模拟等等。事实胜于雄辩这个常识,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该网站评论说。
    当2008年6月29日,“纸”终于包不住火——陕西省政府新闻办给“纸老虎”定性后,中国网民的后续质疑仍然没有终结。民间舆论很快就超越了对于周正龙个人的追究,而指向对他背后乍隐乍现的公权力操纵的质疑,认为周正龙不过是官僚利益的替罪羊。英国《泰晤士报》注意到当天下午,某门户网上就有40万条评论,该报援引网友的话说“政府的公信力真是令人担忧”,“如果一个地方政府能干出这样的事,人民有权力让他们尽快离职,并让新的人替代”。
    而在路透社题为“民意是怎样打败‘周老虎’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假如周正龙只是拍了一些假照片自娱自乐,或者拿去欺骗官府,但官府本身清正廉洁,明察秋毫,那么民意就没有必要如此汹汹。”
揭露官员“虎假虎威”
    《金融时报》题为“官员为何要保周老虎?”的文章,则揭露了事件背后当地政府官员的利益链条。
    文章分析认为:早在“周老虎”出炉之前,“寻找华南虎”已在镇平县成为一个“政治热点”。“周老虎”的出现,不仅会给当地带来“项目投入”,更可以让默默无闻的贫困县一下子找到“政绩”的出口,对于任职期有限的县级官员来说,这是在众多同僚的激烈竞争之中,显示与众不同的最好媒介——所以难怪,在照片出来不久,县里已经“没有时间争论无聊的真伪问题”,急匆匆把“闻虎啸”作为本县的旅游公关形象用语。
    至于陕西林业系统的官员,同样会从中解读到诸多“正面”意义。文章称,曾有林业官员对中国媒体说,“周老虎”的发现,正是陕西自然环境持续好转、动物保护有利的证明。而未来自然保护区若能如愿划建,由此带来的就业及职位安排,最先获益的,亦是林业部门。再进一步分析,林业系统的官员,无论是朱副厅长、孙副厅长,还是旗下的相关官员,其未来的擢升履历上,“周老虎”无疑会被当作重要政绩,写入自我评价的档案。如果官员们运气够好,能让此事平安度过,既无令人可恶的互联网干扰,也没有无孔不入的媒体监督——那他们在顺利借助“虎威”擢升之后,“周老虎”的真伪,就很难再是问题。
叹息公权力不作为与乱作为
    在“周老虎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的确降到了极点。法新社一针见血地指出:“周老虎事件”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不在于照片真假,甚至也不在于个别官员是否亲自参与了造假,而在于政府、公权力怎么会如此轻易被周正龙、或者是他的照片团队给整体绑架了,不惜将公信力、职业操守、典章制度抛到九霄云外来为其保驾护航。
    这篇题为“华南虎照事件的要害在哪里?”的文章继续分析道:民间自发组织的“打虎行动”之升级速度,恰好与政府、公权力的不作为乃至是乱作为成正比。“打虎行动”的真实目的,最后实际演变成为以“打虎”为突破口,要求监督公权力、监督政府行为,要求问责行政不作为乃至是乱作为。
    《联合早报》也以“虎照:水落石出之后的叹息”为题,对公权力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发出疑问:“能否在今后一出现造假和腐败的苗头,公权力就能迅速出击?能否在公众和民间都对某一造假事件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之后,迅速以公权力的权威来处理造假事件?”
    《联合早报》指出,“造假和腐败并非是一人或几人可以得逞的,而是一个利益链,例如仅现在透露的事件相关责任人就有13名。如果深挖下去,也许并不止这些人。否则,一名不懂电脑不懂软件PS处理的农民是不会把假虎照闹到全国和全世界都知晓的。这也正说明了有关方面迟迟不敢出手的另一个原因:投鼠忌器。说明了其背后有如此大的利益网络和链条关系,如此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