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城镇化节约而非浪费耕地

发布时间:2014-01-13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近日,土地二调的结果终于由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了。笔者详细阅读了公报和新闻发布会实况记录,不禁产生了如下疑问: 1、为什么于2010年结束的调查,直到2013年12月30日才对外发布结果? 2、12月初政治局会议决定发布数据,到了月底才实现发布,据说是在“做准备”,具

  近日,土地二调的结果终于由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了。笔者详细阅读了公报和新闻发布会实况记录,不禁产生了如下疑问:

  1、为什么于2010年结束的调查,直到2013年12月30日才对外发布结果?

  2、12月初政治局会议决定发布数据,到了月底才实现发布,据说是在“做准备”,具体准备的是什么内容呢?

  3、公报与发布会的主要职能是发布数据,然而,在短短的文字中,数据事实上发布的很少,对数据的主观解释却占了很高的比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是担心公众读不懂数据吗?还是担心数据不支持该部的一贯观点?

  国土部的担心应当是有道理的。该部长期坚称土地紧张、红线告急,现在老天爷偏偏不合作,从天上直接“掉下来”2亿亩耕地,全国的耕地数量一下子变为20亿亩。对于这个差异,发言人给出了两个理由:

  1、其中的1.5亿亩耕地,位于林区、草原、陡坡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控制线范围内,要根据生态保护政策来作逐步调整。

  2、其中的5000万亩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要进行治理,不能继续耕种。两项相加,正好2亿亩。似乎这样一来,就与原来公布的数据不矛盾了。这真是一个漂亮的解释!它以这种巧妙的方式使得前后数据不再矛盾,真叫人叹为观止!

  然而,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算作解释,而是绕开了问题。对于土地二调的结果,首先要解释的是,在第一次土地调查于1996年结束以来,直至2009年的13年间,为什么耕地面积由19.6亿亩增长到了20.31亿亩?据此数据模拟到2012年底,结果是20.27亿亩。须知,在此期间,正值全国大搞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即使我们可以怀疑“一调”的数据不够准确,调查结果至少也显示出,这期间并没有发生显著地减少耕地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尤其是,在此期间的1999-2004年间,全国因退耕还林共减少耕地约1.2亿亩,而按照发言人的说法,在此期间建设用地“增速较快”,“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而且全国村庄用地不减反增,共增加用地1387万亩。耕地的增加是在抵消掉这些重大的相反因素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个结果也是与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情况相一致的。假如耕地面积在下降,粮食产量的增长数据就是可疑的。由于这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是卫星遥感而不是人工申报的方式,据说是比较真实可信的,那么,耕地的增长也就更需要找到科学可靠的解释了。

  笔者以为,这个解释其实可以是相当简单的,那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不浪费耕地,而是节约土地的,城市越发展,越扩张,土地就会越节约。尽管由于特殊的“国情”,所有相关数据的可靠性都是要打折扣的,但这个结论仍然是明显的。这个结论也与本栏目以往所作的理性分析是相一致的。城市人口的密集度高,所以城市化一定会倾向于节约耕地。在城市化的初期,由于村庄尚未衰落,农村中因为人口撤离而闲置下来的土地,不能及时转化为耕地,所以这个效果不够明显。假如实行了土地改革,闲置土地作价并流转起来以后,预计这个效应就会变得明显起来。当然,在城市化的后期,城市居民所要求的活动空间也会提高,人均占地会有所增加,这个因素又将会或多或少地冲淡城市化对土地的节约效应,致使土地变动的总趋势仍然表现得不那么明显,然而,无论如何城市化浪费土地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可能有人会说,土地二调的结果只是表明以前的土地数据不准确,表明土地红线划在18亿亩不准确,不能表明耕地数量没有下降的趋势,也不能表明红线不该划。甚至还可以说,耕地面积的增长正是划红线和严格控制土地供应的“成果”。事实上,国土部的确持有类似的观点。该发言人说:“全国耕地调查数据虽有所增加,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这句话的意思是,2亿亩耕地主要是“统计出来”的,所以它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这是政府部门对于自己制作的统计数据所表达的最为公开的不信任。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的某位教授作了与国土部高度一致的发言,他的说法更为“坦率”:耕地虽然在数据上是增加的,但它“实际上”仍然是减少的!

  这些言论表明,他们因找不到支持其观点的经验证据,情急之下不打算再依靠数据来说话了,准备撇开数据“赤膊上阵”了。当数据与观点和政策不一致时,一定是数据错了,反正,城市化是浪费土地的,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这些都是不会错的,而且是无需证明的。另一层含义是:即便耕地真的多出来了,大家不是说生态保护很重要吗?那我就拿这些多余的土地再去搞退耕还林、休耕和治污。你们不是说土地流转很重要吗?好,那我就让你的建设用地内部去“盘活存量”。总之,就是不能增加城市的土地供应!想占用耕地,或者想借用耕地来周转一下,一点门儿都没有!

  这样的解释及背后的逻辑,真让人无可奈何。数据差异这么大,竟然连一点儿道歉和检讨的意思也没有。笔者这里只想指出两点:

  1、这种逻辑和风格让我们嗅到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某种味道,我认为它突破了某种底线。对土地二调的反应,也不应该到此为止。

  2、笔者冒昧地提醒一下,作为大饥荒以来错误政策的一个延续,现行的土地政策非得深入反思不可,因此越早承认错误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数据将会继续跟一些人过不去。现行政策与土地改革的精神是完全冲突和矛盾的,在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不可以和稀泥。

  到目前为止,关于耕地数量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是与事实和理论相反的。我认为,在包括土地二调结果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数据中,这个结论已经呈现得非常明显了。我国的土地状况固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它并没有特殊到要专门为此设置特殊制度和特殊政策的地步。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问题,只要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了,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关于当前土地改革的方向,笔者在此郑重地提出一条建议: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把土地管理权完全下放给地方政府。这项权力天然属于地方,地方政府只需参照国外进行土地分区管理的经验,对土地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即可。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