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吉林长春:深耕农村改革“试验田” 为现代农业建设添动力

发布时间:2016-08-24  来源:新农网
摘要:农业必强,农村必美,农民必富。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 落实总书记要求,在全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进程中,长春强化“打先锋”、“站排头”意识、多行“表

  农业必强,农村必美,农民必富。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

  落实总书记要求,在全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进程中,长春强化“打先锋”、“站排头”意识、多行“表率”、“领先”之举,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力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要求,深耕农村改革“试验田”。

  “自觉肩负起‘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深化农村各领域改革。

  抓落实,长春深化农村改革的设计紧锣密鼓。7月7日,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12日,长春市农委组织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明确目标方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开展土地确权、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踏着铿锵有力的改革鼓点,朝着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从2014年“试点推进”向2015年“深入推进”再向2016年“全面深化”加码升级,长春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呈现出渐次展开、破浪前行的壮美景象。近年来,一个个农村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改革措施先后落地,改革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蹚进“深水区”,面对“硬骨头”,长春再探路。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领域,打出了一套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组合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补齐农业短腿和农村短板。

  深化农村改革,进是目的。长春牢牢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更美丽宜居。

  深化农村改革,改是动力。长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六项重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持续改革,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改革创新,沃土生金。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之年,也是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启动之年。在挑战和机遇面前,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方向更加明确,“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履更加坚定。

  打好关键领域的农村改革攻坚战,我们不仅对长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走进长春的乡村田野,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如画的村庄点缀在白山松水间,路畅、水清、房靓、村洁,恬淡的农家庭院沐浴在阳光下;在农业产业化“春风”的吹拂下,新型农业产业基地迅速崛起,千山万岭成了“绿色银行”……长春,正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民发家致富的新篇章。

  由最初点到线的“大胆尝试”到今日点线面的“全部覆盖”,长春农村改革工作以敢闯敢干、奋勇改革之势,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长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农村流通体系……一系列改革及与之配套的新动作频出,农业农村改革之路蹄疾步稳。

  明确任务,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联系吉林省、长春市发展阶段特性,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科学谋划,有序推进。

  “长春作为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自觉肩负起‘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强调,长春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农村改革全局,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把局势看清,把精神吃透,把工作做实。以深化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长春从实、从严抓好工作落实,确保科学谋划落地生根。

  长春市农委主任王立学介绍,为了学习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省委要求,长春市制定出台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农村改革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市农委将认真落实这一方案,把握一个主线、做到三个适应、坚持四个不能、明确六项任务。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目前最大的政策就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四个坚持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明确土地的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的经营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通过确权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王立学说,长春将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做到“三个适应”,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这三个相适应,是把握规模经营是否适度的一个最好的标尺。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利益,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四个不能”,是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要把握好。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六项重点任务”,通过持续改革,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2016年,长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专项小组进行了调整,把农村改革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专项小组剥离开来,专门组建农业农村改革专项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专项小组办公室设在长春市农委,明确了25项改革任务。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长春将开展25项农村改革专题调研,总结农村改革发展典型,把基层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实践复制推广到农村改革发展第一线。邀请省内“三农”问题专家,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辅导,提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

  三产融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颗小小的草莓,在田间地头不值几分钱,加工成草莓酱、草莓汁、草莓醋后价格就能倍增;而如果是周末假期到田间旅游采摘,甚至将草莓作为盆景观赏,那它的价格就是几十倍、上百倍了;如果再进一步,把这小小的草莓注入绿色、有机、品牌农业等优质、特色的“基因”,一个小小的草莓就成了人们健康生活体验中的“黄金一号”……走进双阳区国信农业,这里就是长春市“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长春市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推进产业水平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在新一轮发展中培植积蓄起新优势。

  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农村改革先行区,长春坚持生产作业机械化、科技应用集成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环境利用生态化,“五化”同步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夯实一产发展基础。

  在一产坚强的基础上,长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现代都市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握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织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水稻、玉米、肉鸡、肉牛等打造十大加工体系,推动产业链延长、价值链升级、增收链拓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产值实现1930亿元,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7户,省市两级龙头企业发展到402户,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皓月肉牛、天景玉米、正榆肉鸡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继汽车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把都市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编制了《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重点推进朝阳乐山、双阳奢岭、绿园合心等都市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城市近郊实施普通粮食作物种植和传统畜牧业双退出,全市涌现出国信农业园、荣发观光园、关东文化园等一大批都市农业项目。生产、生活、生态并重,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都市农业正在长春蓬勃兴起,现代都市农业圈粗具规模。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打造国家级绿色农产品基地。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2800多件,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内著名商标5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连续3年评定长春特色名优农产品品牌近百个。长春大米、杂粮杂豆、鹿产品等名优特色农产品相继登上长春农博会、中国绿博会、全国农交会等大舞台。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设立长春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开拓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一大批“电商镇”、“电商村”纷纷涌现,“长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入驻企业800多家,年销售额近亿元。

  破解问题,全面深化农村各领域改革

  围绕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长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出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家庭农场建设,提升合作社建设水平,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3894个,家庭农场发展到3091个,土地流转比例达到32.5%,组建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联盟。

  围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长春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今年五县(市)区率先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农安县陈家店村在全省率先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激活了农村产权要素;在九台区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试点,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搭建了平台。此外,九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两个国家级试点正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项改革工作也都在有序进行。

  围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长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主动对标高位,实施目标管理,制定县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把农村改革发展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对县(市)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和约谈,年底打分排序,强化奖惩措施,实现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组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挂帅。设立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连续支持五年。

  在破解改革难题的过程中,长春还着力改善农民生活,在城乡统筹中构建新模式。

  坚持市带县、城帮乡,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长春模式”。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均等化,开展了市级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每年市本级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并逐年提高;推动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国信集团、林江集团等大企业纷纷投资农村,助力新农村建设,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市村级普遍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图书室、卫生室,500多个村建有休闲广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89.2%,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7.5%。到2015年末,全市共建设省市两级示范村和重点村500多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涌现出一大批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坚持把增收作为根本目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品牌建设、规模经营,不断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对于特殊困难群众,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强化医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职能,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议、述、考、评、纠”责任体系,建立了定期议党和专题议党会议制度,市县乡三级召开定期议党会议227次,专题议党会议553次,解决实际问题1100多个。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集中开展培训,项目支书比例达到97%;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1600个,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9500多个,县区部门在村开设服务窗口6700多个,为村民办理各类服务事项近10万件。

  向改革要发展动力,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农村,长春正在阔步迈进。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