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同是口粮 稻米或难复制麦市之“红火”

发布时间:2016-11-18  来源:粮油市场报
摘要:三季度末以来,受小麦收购进度较快、市场粮源偏紧影响,小麦市场出现久违的上涨行情,截至10月底,主产区小麦进厂价大多较上年同期高200~300元/吨,近期虽受国储小麦大量轮出影响,局部止涨回落,但仍大幅高出小麦最低收购价。麦价上涨对大米市场构成一定利好,加上超
  三季度末以来,受小麦收购进度较快、市场粮源偏紧影响,小麦市场出现久违的上涨行情,截至10月底,主产区小麦进厂价大多较上年同期高200~300元/吨,近期虽受国储小麦大量轮出影响,局部止涨回落,但仍大幅高出小麦最低收购价。麦价上涨对大米市场构成一定利好,加上超限等政策的实施,刺激稻米市场价格坚挺向上。当前正值中晚稻收购高峰,收购进度也略快于上年。那么,小麦市场的“红火”走势能否在稻米市场上得到复制,市场对此难免有所憧憬。

  稻米与小麦收购进度不同

  今年中晚稻收购进度有逐渐放慢趋势,而小麦收购进度则是随着收购的推进而逐渐加快。目前稻谷正进入收购旺季,由于今年稻谷继续增产,供应压力依旧较大,仍需国家启动托市收购来稳定市场。虽然目前稻谷收购进度快于上年,但也只是略微偏快。收购初期,中晚稻收购进度较快,随后逐渐放缓,与上年同期的收购进度有逐渐接近之势。

  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数量同比大幅增加189万吨,10月20日同比增加130万吨,10月31日同比仅增加41万吨,同期粳稻收购同比增加43万吨,合计中晚稻收购进度同比增加也仅84万吨。

  当前,中晚稻收购进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接近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小麦市场的走强和稻米市场的趋稳,部分农户惜售心理有所抬头,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也随着稻谷价格的上涨而开始下降,导致稻谷收购进度有放慢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收购量逐渐接近。

  而小麦市场的收购进度与此刚好相反。由于小麦质量下降,以及市场主体看淡行情,初期收购进度偏慢,随后在国家放宽收购标准的刺激下,收购进度逐渐加快,各类企业入市热情也逐渐激发,收购后期则出现了抬价抢购现象,刺激小麦价格不断上涨,最终小麦收购量达到创纪录水平。截至9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达7582万吨,同比增加951万吨,约占全年小麦总产量的59%;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总量也创下2010年以来新高,达2853万吨,同比增加773.7万吨,占全年小麦总产量的22%左右。而2015年稻谷临储收购量占比仅为16%。

  由于小麦收购进度呈不断加快之势,收购总量及托市收购量均大大高于上年,特别是托市收购量较上年大增773.7万吨,导致小麦市场粮源异常紧缺,刺激麦价持续上涨;而中晚稻收购进度则呈逐渐放慢趋势,若后期收购进度不能加快,在中晚稻产量高于上年的情况下,预计供应压力难以化解,稻米市场想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将非常困难。

  托市结束后消费季节不同

  中晚稻集中上市之时,也是国内大米消费逐渐趋旺之季。由于近几年稻谷连年丰收,产量远大于需求。因此,虽然大米消费旺季来临,也难以拉动稻米市场走强,需要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来稳定市场。而中晚稻托市收购结束后,虽然市场流通稻谷粮源会有所偏紧,但此时大米消费旺季也已基本结束。

  东北粳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结束时间为2月底,南方中晚稻预案执行结束时间为1月底。2017年春节为1月28日,中晚稻托市收购结束时,稻米市场已由消费旺季转为消费淡季。此时,储备稻谷轮出大量登场。由于近年来各级稻谷储备不断扩大,每年轮换的稻谷规模也不断增加,且非常集中,导致稻谷供应淡季不淡,因而每年价格低点都出现在上半年。

  而小麦市场正好相反。小麦市场托市收购结束时间为9月30日。托市收购结束后就进入了四季度,正是面粉需求逐步转旺的季节。此时,小麦市场流通粮源异常偏紧,而面粉需求开始转旺,刺激小麦、面粉市场价格同步走高。

  稻谷供应压力要大于小麦

  我国的粮食储备中,稻谷储备量要高于小麦。由于储备轮换是有计划性的,仅就临储数量而言,稻谷的临储量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来看,都要远高于小麦。截至今年10月底,2015年以前的临储稻谷数量超过9500万吨,接近1亿吨(不含今年中晚稻的托市收购量),占当年产量的近一半。假如今年中晚稻的托市收购量与去年相近,则中晚稻托市收购结束后,稻谷临储规模将超过1.2亿吨,逼近1.3亿吨,将占稻谷产量的六成多。

  而截至今年10月底,2015年以前的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不到4000万吨,约占当年小麦产量1/3左右。即使经过今年创纪录的收购后,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也仅6700万吨左右,约占当年小麦产量的五成。且在麦价达到托市小麦顺价销售时,随着政策性粮源投放增加,麦价已难以上涨。政策性库存远大于小麦的稻谷市场后期压力预计会更高。

  稻米进口冲击也大于小麦

  首先,国内外大米价差要大于同期小麦。2016年初,广东各港口每吨国产玉米、大米、小麦分别比同品种进口完税价高出750元、900元和500元左右,国内外大米绝对价差是小麦的180%。2016年6月份,国内大米(晚籼米)比泰国进口完税后的价格高51.8%,小麦高56.6%,玉米高65.3%。由于晚籼米价格每吨超过4000元,约是同期小麦价格的近1倍。因此,国内外大米价差依然远高于小麦。虽然经过连续上涨后,国内外小麦价差快速拉大,但目前仍小于大米。而价差越大,受到的冲击自然也越大。不仅如此,由于进口大米主要为低端的东南亚白米,价格远低于国内大米,对国内稻米市场的冲击较大。而进口小麦大部分为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用于面包、饼干等。目前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仅为300万~450万吨,年供需缺口为200万~300万吨,优质小麦进口正好可以弥补国内的不足。

  其次,大米走私压力要高于小麦。我国小麦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只能通过远洋航运,基本靠港口进出,监管较为完善。而大米进口,尤其是越南和缅甸的大米进口,可以经过边贸,走私相对容易。2015年,小麦进口量为301万吨。同期国内大米进口达335万吨,折合稻谷约500万吨,高于小麦进口量。若算上走私的大米,则大米进口远高于小麦。2016年1~9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为286万吨,同期大米进口为254.45万吨,折合稻谷约400万吨,加上走私进口的大米数量,依然远高于小麦。

  再者,大米进口为成品,进口后直接进入市场,对国内造成冲击。而小麦为原粮,需要经过加工环节。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布局逐渐向产区倾斜,2013年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10个面粉加工主产区面粉产量1.2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3.9%。由于河南、河北等面粉加工主产区并非沿海地区,进口小麦到港后仍需加上港口至产区之间的运费,进口小麦的比价优势明显降低。同时,进口麦作为原粮,有一部分被中储粮用作储备,不会直接构成对市场的冲击。相比之下,进口大米的主体以企业为主,直接对市场造成冲击。

  稻米与小麦自然特性不同

  小麦有3个月左右的后熟期,经过后熟期的小麦品质会有明显提升。因此,托市结束后因小麦的品质得到提升,其价格一般要高于刚上市的新麦。而稻谷没有后熟期,刚上市的新稻虽然水分较高,但加工出的新米有一股清香,因此,总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去“尝鲜”,新米刚刚上市的价格也往往较高。随着新稻上市的进一步增加,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在托市收购启动后,稻谷价格才慢慢回升,目前已回升至托市价附近,继续上行的压力较大。一旦政策支撑不在,价格难免滑落。

  总之,在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阶段,受各种利多消息支撑,稻米市场有继续保持高位坚挺走势的能力,但当前中晚稻收购价格已基本回到最低收购价附近,小麦市场也已止涨趋稳,若收购进度继续放缓,大米进口继续增加,后期随着托市收购结束、大米消费淡季和稻谷储备轮出高峰的到来,稻米市场走势仍有趋弱可能,复制前期小麦市场行情的可能性预计不大。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