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浙江探索建立农产品预警机制

发布时间:2007-10-11  来源:农民日报
摘要:本报讯( 记者 蒋文龙 通讯员 梅子) 农产品卖难,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关键症结。针对这一难题,浙江省依托产业协会,建立农产品预警机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浙江的农产品预警机制率先在食用菌产业建立。浙江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从业人员达200

  本报讯(记者 蒋文龙 通讯员 梅子)农产品卖难,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关键症结。针对这一难题,浙江省依托产业协会,建立农产品预警机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浙江的农产品预警机制率先在食用菌产业建立。浙江是食用菌生产大省,从业人员达200多万人。同时,该产业受国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价格时起时落,农民深受其苦。针对这一状况,食用菌协会首先开展总量预警。通过分析土地、人力资源承载能力,食用菌加工、储存能力、市场需求等,摸清了生产总量、市场容量的底数,提出60万吨的总量预警线和“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调整规划。

  总量预警是基础,价格预警是关键。浙江省食用菌协会利用会员单位与国内外经销商长期合作的优势,每月定期举办产品招标会,及时提供价格信息;发挥龙头企业冷库、加工设备的“蓄水池”作用,解决储存加工难题,改变了农民由于产品鲜销受时间限制,价格上所处的被动局面,在销售环节上具有谈判能力、讨价还价能力,能够主动规避价格风险。协会还联合有关部门开办信息网站,开设供求信息、产品展台、在线购买等专栏,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提出价格预警。

  食用菌产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县市,从业人员相对分散,怎样实现调整规划、总量控制、价格等信息的传达、落实和反馈呢?协会的做法是,依托省供销社,构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户”的“四位一体”经营体系。组建了第一家省级香菇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用联合社这根线串联了下面的6个生产基地、30多家合作社、24000多个专业户,形成上下贯通的预警组织系统。

  由于实施了预警机制,食用菌生产过剩现象近年来在浙江再也没有发生,整个行业供需均衡,年度间产量波动缓和,价格和农民收入稳定。

  2003年,浙江省食用菌协会的这一做法在其它18个省级农产品协会中开始推广。浙江省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注重信息交流体系的完善和深化。协会编辑发行了期刊《水产流通与加工》,成为会员们的“每月必读”;建立了浙江水产精品交易网,做到每天更新内容,提供基础数据;在水产品重点市场建立联系网络,对全省6个重点水产养殖品种长期跟踪调查;还开辟、延伸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会员意见和建议。

  预警机制建设取得可喜的成效。在农产品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浙江省农产品市场一直保持着供求基本平衡,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浙江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预警机制的建设。省农产品协会联席会议秘书处专题调研此事,副省长茅临生两次作出批示,对预警机制建设中,政府部门与专业协会之间的合作分工等重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浙江省农产品协会联席会秘书长周金渭告诉记者,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目前正着手于基础数据库、预警专业队伍、调控能力等建设。针对日益突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浙江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品质预警。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