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破解农民工养老困境需要多元合力

发布时间:2013-10-08  来源:农民日报
摘要: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第一代农民工也到了知天命之年。由于收入低、故土难离等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在城市颐养天年,而是会选择叶落归根,回到农村。据估算,目前全国50岁以上、面临养老困境的农民工已高达3600万。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第一代农民工也到了知天命之年。由于收入低、故土难离等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在城市颐养天年,而是会选择叶落归根,回到农村。据估算,目前全国50岁以上、面临养老困境的农民工已高达3600万。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传统的观念里,居家养老模式成为第一代农民工没有选择的选择。然而,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子女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迅速转变为“空巢老人”,既要在家里从事农业劳动,又要承担起照顾孙辈的“隔代寄养”任务,劳力又劳心,养老又从何谈起?

  从概念上看,养老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支持,即满足老人基本的物质需要;二是生活照料,即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关照和护理;三是精神慰藉,即给予老人经常性的情感互动和心理关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返乡农民工的“老无所依”,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乃至社会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民工往往成为一个孤立的节点。在城市务工期间,用工单位通常没有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由于经济压力和思想观念的问题,农民工也不可能去购买商业保险。没有退休工资、没有养老保障的农民工,养老问题只能依靠自己和家庭。可是,这种单一的养老模式,往往独木难支,满足不了他们基本的养老需求。

  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老有所乐”尚且不论,“老有所养”才是当务之急。首先,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其中。其次,要借助市场力量,加快推进养老社会化,改变单一的养老模式。此外,要扩大公众参与,鼓励和动员民间组织、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参与其中。只有多方合力,农民工养老困境才有破解的希望。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