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留守儿童常识匮乏 透视学前教育之痛

发布时间:2013-05-31  来源:农民日报
摘要:留守儿童常识匮乏 透视学前教育之痛

  江苏南京晓庄学院一名老师用了两年时间在多地农村调研留守儿童问题,调查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37.7%。有的乡村儿童到了入园年龄分不清颜色,不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许多留守儿童处于“放养”状态,缺乏应有的常识。(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之下,为了更好的生活,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从农村迁徙到城市。当农民工在城市辛勤劳作、挥汗如雨的时候,留守儿童却在遥远的乡村“放养”;一些城里人习以为常的知识,却成为留守儿童未曾触碰的“盲点”。

  农民工在实现家庭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得不将抚养教化孩子的功能“转嫁”给上一辈,实行隔代寄养。然而,年龄上的代沟也好,心理上的隔阂也罢,隔代寄养所引发的问题往往体现在留守儿童身上。由于“施教不当”和“重养轻教”,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道德教育难以实现、个性发展深受束缚、亲子关系冷漠疏远等一系列问题。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子女间的互动匮乏,情感链条实际处于一种脱节状态,父爱母爱有名无实。长途电话“亲情连线”,时间短、频次少,往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常态化的情感诉求和亲子需要;即使在返乡期间,89%的农民工都把业余时间用于打牌等娱乐,而不是陪伴孩子。

  同时,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幼儿园的学习经历,对幼儿园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63.9%的农民工认为幼儿园学不到东西,不值得花钱。于是,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低下,美术课成了临摹课,音乐课成了流行歌曲教唱课,体育课成为游戏课,学前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空洞化导致幼儿园演变为单纯“带孩子玩的地方”;另一方面,在学前教育“无用论”的裹挟和“成本―收益”的算计中,农民工通常将学前教育视为“鸡肋”。由此观之,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缺失、常识匮乏,既有师资紧张、教育资源稀缺的“短板”,也有家庭教育观念滞后的主观因素。正是学前教育的学习意愿和办学能力的双重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常识匮乏的困窘。

  充分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除了更新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更离不开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对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和弱势补偿;另一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在教育援助上的潜在能量。只有多管齐下,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才会真正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