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我国首个“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研究”公布

发布时间:2013-06-25  来源:工人日报
摘要:据了解,开发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实行定量评价的“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针对性就业服务措施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本报讯(记者郑莉)我国首个“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研究”课题日前公布,可作为各地工会对就业困难职工群体实施就业帮扶时的“诊断工具”,根据就业能力指数得分,实现就业帮扶“对症下药”。这是记者从6月18日举行的“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课题研讨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开发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实行定量评价的“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针对性就业服务措施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课题由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家共同开展。该指数在为工会就业帮扶提供参考的同时,人社部门及下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可使用该指数,对各类失业人员或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的就业服务,从而提高政府部门开展的各类就业促进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题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指数包括就业意愿、就业技能、求职技能和歧视规避等四个指数,并考虑到了技术进步、老龄化、社会和家庭环境、就业歧视等因素,每个指数下包括若干评价指标。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劳动者,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各项就业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其结果数值范围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意味着劳动者就业能力越强;反之,则就业能力越弱。“根据被评价者得分,可确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常见的措施包括勉励、心理疏导、职业介绍、技能提高、取证培训、安排政府公益岗位给予资助等等。”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快速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所提供的高技术、高知识岗位与普通劳动者能力之间的不匹配。虽然政府部门和工会开展了大量促进就业行动,但目前针对城镇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内在差异缺乏系统研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促进项目的效果。

  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劳动者就业能力指数”对就业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测量,并采取针对性就业帮扶措施,将为政府就业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提升精益化就业服务产生很大帮助。据悉,该指数将首先在北京市因下岗失业等原因致贫的500户困难职工中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逐步应用于现实。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